• 主管:河南广播电视台   主办:河南电影电视制作集团
  • 设为首页
  • 河南县域经济网

    城市新闻:


    南召县南河店镇:“四园”焕新乡风润 人居环境绘新卷​

    首页 > 南阳 > 正文

    日期:2025-07-14 15:23:43    来源:河南县域经济网    
              河南县域经济网讯 盛夏时节,走进南河店镇城口湾村,白墙黛瓦的民居掩映在绿树花丛中,宽阔的道路通组达户,房前屋后的小菜园里青翠欲滴。村民王俊凤正弯腰打理自家菜畦:“这里曾是荒了十几年的老宅基地,现在改成小菜园,种菜浇水锻炼身体,还能吃上新鲜菜,环境美了,日子也舒心!”这一幕,正是南河店镇以“一宅变四园”为抓手,推动人居环境整治与乡土文化融合发展的生动缩影。
            “过去环境整治靠突击,现在靠机制。”镇长王德贵介绍,南河店镇构建了“政府主导、村级统筹、企业协同、群众参与”四级联动机制,整合财政资金、村集体资产、企业技术及村民投工投劳,累计投入240万元,建成垃圾集中处理点12个,大型中转站1个,配备垃圾分拣亭25个、清运车辆15台,形成“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闭环体系。通过“红黑榜”考核,将环境整治纳入村级绩效考核,25个行政村实现垃圾日产日清。
            在城口湾村,村监委会主任韩德省道出长效秘诀:“我们给每座‘小四园’通上自来水,签订管护责任书,还推出水费减免奖励。现在村民争着认领管护,积极性特别高!”目前,全村村民积极参与小菜园建设,荒废宅基地变身田园景观,既盘活土地资源,又唤醒乡愁记忆。
            从“闲置地”到“文化园”,南河店镇的“一宅变四园”模式让荒宅焕发新生。在南河店镇城口湾村,25处小菜园、18处小游园、12处小果园错落分布,1.2万平方米的“记忆农园”成为文化地标:石碾、粮仓、农耕文化墙保留乡土记忆,健身步道串联起田园风光。村民王俊凤感慨:“孩子们在石碾旁听老人讲耕作故事,年轻人拍照打卡,老传统有了新活力。”
            环境整治,关键在于瞄准群众“急难愁盼”。该镇针对G207道、S333省道沿线环境顽疾,积极开展了“清淤疏浚、拆违建绿”专项行动,截止目前,共清理沟渠23公里,改造破旧院墙1.2万平方米,打造文化景墙46处,新增绿化面积8万平方米,PM2.5浓度同比下降28%。更暖心的是,近年来该镇共投资180万元安装太阳能路灯覆盖38个自然村,新修道路1.2万平方米通达院落,3个农耕文化广场和游园配备健身器材20套。该镇韩店村村民曾祥福指着家门口的广场笑道:“晚上亮堂堂的,跳跳舞、唠唠嗑,村子跟城里没啥两样!”
            从现在“环境美”,到群众“心灵美”的蜕变,更多的是需要乡风的浸润。在该镇龙王庙村,花香阵阵,干净的水泥路在脚下延伸,漫步于村中小路,错落有致的房舍,颇有一幅“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田园意境。该村则将乡风文明为抓手,通过“星级庭院”、开展“好媳妇”“好婆婆”等评选活动,引导农户形成文明乡风。同时,积极推行“环境整治积分超市”,村民通过参与垃圾分类、维护公共区域卫生等行为积累积分,可兑换生活用品,去年以来,全村累计兑换物资价值超3万元,村民参与率超过90%,形成“文明有礼”的治理导向。
            从“政府独奏”到“全民合唱”,南河店镇以“绣花功夫”织就宜居画卷,从承载乡愁的“记忆农园”,到照亮归途的太阳能路灯,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以人为本”的治理智慧。正如镇长王德贵所言:“我们不仅要让村庄‘颜值’高,更要让村民‘心气’足,让生态优势真正转化为幸福动能。”
    责任编辑:张丽雯 
     


    下一篇:唐河县:夏季就业夜市招聘火热“出摊”
    上一篇:卧龙区武侯街道:露天动画电影放映 点亮暑期成长时光

    关于我们 |本网动态 |人员名单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