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靠号召可不够持久,南河店镇认准了“规矩”和“习惯”的力量。机关干部、驻村干部一趟趟往村民家里跑,不是下命令,是拉家常、讲道理。大喇叭里乡音亲切,讲的也都是身边人咋收拾、咋保持的实在事。慢慢地,“各家自扫门前雪”成了大伙儿心照不宣的默契。“自家院子,还能邋里邋遢?”曾祥福的话,道出了这种自发动力的来源。为了让这“动力”不枯竭,镇里想得更远:谁来出钱?怎么干活?创新建立了政府牵头、村集体搭台、企业出力、村民也参与的“四方共担”机制。垃圾清运这条链子被捋顺了——“家户自觉分好类,村里按时来收走,镇上卡车运得勤”——困扰多年的垃圾“围村”困局,就这样被踏踏实实的脚步一步步破解。有了考评盯着,责任落到肩头,村庄的“洁净”底色日益明亮。
洁净是基础,大家还盼着能赏心悦目。南河店镇知道,
清淤、疏沟、砌花坛、栽花木……工人们的汗水,浇灌出崭新的模样:恼人的
环境变好了,日子更要过得便利安逸。南河店镇把“人民满意”当作尺子。“老路灯亮度不够?”这是大伙儿提得多的问题。新式太阳能路灯很快装好了,一盏盏灯光像星星点点的眼睛,守护着晚归的身影。“以前走夜路心里打鼓,现在灯一亮堂,步子都轻快了!”刚下夜班的张明深有感触。空气也越来越清透,扬尘整治让呼吸都畅快了。更让人眼前一亮的是那些悄悄“冒”出来的小惊喜:街头巷尾,几处精巧的小游园成了孩子们的乐园、老人们的“据点”。几把结实的长椅往那儿一放,遛弯累了歇歇脚,和老邻居聊聊天,成了街坊们享受慢时光的好地方。“家门口几步远就能逛逛小公园,带孙子耍也方便!”在长椅上小憩的王奶奶,笑意里都是满足。这些家门口的“小风景”和“小方便”,是南河店镇写就的最贴心的注脚——优美环境,最终是服务于人,服务于热气腾腾的烟火日常。
一步一景,一点一滴。南召县南河店镇没有惊天动地的大拆大建,而是从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小处着手,用心编织着人与环境和谐共生的幸福图景。让美不只是浮在面上,更要落在心头,落到每一个生活的细节里。在这片土地上,干净整洁是常态,鸟语花香是背景,便捷舒适是日常,一幅充满希望与温度的宜居画卷,正被勤劳智慧的南河店人,一笔一画精心描绘。

责任编辑:张丽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