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贴心服务,当好“群众主心骨”。“下大了,大家相互喊一下,都先回家”,新华社区人大代表杨松森正在对社区居民进行劝导,引导大家放下手中的东西,迅速回家,等雨停了再出门劳作,确保生命安全。代表们还化身“宣传员”,在巡查时向居民普及防汛避险知识;化身“联络员”,收集群众反映的积水、断电等问题,及时反馈给街道防汛指挥部。
协同作战,筑牢“防汛共同体”。“大家把积水区域的井盖打开加快排水,力争尽早恢复路面正常通行,同时,在井盖附近拉上警戒线,留工作人员值守,避免车辆、行人掉落。”泗洲街道人大代表崔鸣歧正在清华园小区引导社区干部疏通积水点。代表们发挥自身优势,有的对接物业加强小区排水,有的发动志愿者参与巡查、疏通积水点——他们像一个个“支点”,串联起街道、社区、企业和群众的防汛力量,形成了“人人参与、共筑防线”的防汛格局。
汛情就是命令,防汛就是责任,险情就是战场。泗洲街道人大代表始终冲锋在防汛最前沿,他们用脚步丈量责任,用行动诠释担当,以“排头兵”的姿态守护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让代表徽章在防汛一线熠熠生辉。(杨恩普)

责任编辑:张丽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