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白理事会“掌事”:从“讲面子”到“重里子”的转变
“过去村民办红白事,总怕场面小了被人笑话,现在有了理事会,大家再也不用打肿脸充胖子。”全镇20个村均成立由村“两委”干部、老
大田庄村王先生对此深有体会。上个月他为父亲操办丧事,理事会主动上门对接,帮着联系平价食材、协调服务中心场地。“原本预算3万多,最后只花了9000元,既省钱又省心。”王先生说。截至目前,“婚事新办、丧事简办”成为村民共识。
广播喇叭会长“说事”:让新风尚“声”入人心
“各位乡亲注意啦!今天我们来讲一讲咱村办婚丧嫁娶的事......”每月少拜寺镇各村的广播喇叭都会成为传递文明新风的重要载体。广播内容不仅包含移风易俗政策宣讲,还会分享本地文明行为案例,将抽象的理念转化为村民易懂的内容,让村民在日常收听中潜移默化接受新风尚熏陶。
为提升传播效果,镇里安排专人收集整理移风易俗相关素材,结合本地语言习惯进行改编,由各村会长轮流播报,避免生硬说教。目前全镇20个村已实现广播宣传全覆盖,让文明理念通过声音渗透到乡村生活的方方面面,推动村民思想观念逐步转变。
镇
“移风易俗既要讲清道理,更要通过多元宣传发动,让村民愿意听、听得进、跟着做。”少拜寺镇聚焦“宣传发动引领”核心,推动移风易俗理念深入人心。镇里整合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线下阵地,打造移风易俗宣传点,通过张贴公益广告牌、发放倡议书等让文明新风随处可见;同时依托村级广播、微信群等线上渠道,推送移风易俗政策解读、文明案例,确保宣传无死角。
如今的少拜寺镇,红白事操办流程更规范、成本更可控,广播里的新风宣传持续不断,村民对文明风尚的认同度与参与度显著提升。文明风尚已蔚然成风,一幅文明和谐、充满活力的乡村新图景正徐徐展开。

责任编辑:张丽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