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运珠原本以为苦日子就要这么熬下去,但国家的精准扶贫政策让其生活发生了巨变。2015年,刘运珠一家被评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根据刘运珠一家的特殊情况,帮扶人多次到其家中做思想工作,鼓励他们面对现实,坚强地生活,并根据西花园村独特的地理优势和特色的香菇种植产业,鼓励刘运珠一家发展香菇种植,同时帮助他们申请产业帮扶享受到户增收补贴,两个上学的孩子也享受了教育补贴,孩子上学费用不再发愁,又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尝到甜头的刘运珠也越来越有干劲儿。
2017年,云阳镇擂响建档立卡贫困户易地扶贫搬迁的战鼓,在镇区鸡河西岸,投资2700万元,按照人均25平方米的标准,统一设计户型,高质量建设安置房114套。

沐浴着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春风,刘运珠一家从深山区搬迁到云阳镇易地搬迁点--玉兰新村,无偿住进了125平的新房。挪出穷窝、告别深山,一家人许久以来的深切渴望终于实现。居住环境越来越美,幸福生活越过越甜。 “和以前比,真是天上地下!”回忆起以前住山里的艰苦生活,刘运珠不由地感叹。
薄技在身,胜握千金。为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结合全镇智志双扶活动的开展,玉兰新村广泛开展技能培训,围绕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就业需求,统筹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等资源,开展“订单式”、“定向式”技能培训。结合刘运珠丈夫李福明的实际情况,帮扶人鼓励李福明积极参加残疾人技能培训,有方向就有了动力,李福明十分珍惜这次技能培训的机会,经过近 半年的学习,很快掌握了盲人按摩技能,并在市里找了一份稳定的盲人按摩工作,每月有近3000元的收入。

虽然刘运珠一家的日子越来越好了,但她也不忘感恩,在开诊所期间,经常免费上门给行动不便的病人看病以及做些简单的疾病康复工作,获得了周围邻里的一致好评,在社区里只要一提起刘运珠,大家都竖起大拇指。刘运珠说:“感谢党和国家的好政策,让我们这个近乎瘫痪的家重获新生,让我们看到了光明和希望,我也要用我的实际行动回馈社会,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河南广播电视台记者 孙喜增 通讯员 靳晓燕 乔璐)
(责任编辑:何昱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