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县域经济网南阳讯(程海舟 通讯员 王炳中)秋日的傍晚,太阳从西边慢慢落下,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券桥镇三间房村的文化广场上,渐渐热闹了起来。村民汇聚,或散步,或遛娃,或唠嗑,随着音乐响起,“广场舞者”们也踏着节拍跳出欢快的舞步。、
他们的背后,干净整洁的道路蜿蜒延伸,漂亮雅致的民居错落有致,连绵成片的秋田满目金黄,美丽乡村画卷徐徐展开。“环境美了,收入稳了,日子好了,我们的精神头也是越来越足了!”村民王国梅的脸上溢满笑容。谁曾想,十年前,这里还在被贫困笼罩。时代的年轮驶入2014年,脱贫攻坚的号角正式吹响,三间房村由此开启了蜕变之旅:环境综合整治,村民搬进新居,乡村换了模样;发展光伏产业,延伸温室蔬菜产业链条,实施硬化、净化、亮化、美化、绿化、序化“六化合一”工程,实现了通村公路和排间道硬化、户厕改造、太阳能路灯、村级主干道绿化“五个全覆盖”,该村不仅实现了贫困户和贫困村脱贫摘帽,村集体集体经济收入实现了从“0”到“20万元”的突破,该村由一个省级贫困村、软弱涣散村一跃成为脱贫村、党建先进村、示范村、和谐稳定村,先后被评为全县强基之星和“十佳”先进农村党支部,标兵村党支部,省级生态村、市级文明村等。
一村之变,折射一镇之变。党的十八大以来,方城县券桥镇全面落实党中央关于“三农”发展的重大部署,聚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努力把“三农”工作的施工图变成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实景图。
这是砥砺奋进的十年。全镇5个贫困村全部实现脱贫摘帽,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摘帽,累计脱贫1639户3149人,农业现代化步伐持续加快,弱、中筋小麦和高油酸花生等优质、高产、高效作物种植面积达到80%以上,全镇形成了“一横一纵一中心”蔬菜水果苗木花卉产业带,即沿国道G234、省道S103线的桃、梨、葡萄、草莓等为主的采摘农业和苗木花卉产业;以券桥镇产业示范基地为中心,发展高精尖果蔬培育、小辣椒为主的特色农业。
这是笃行致远的十年。2021年,全镇全年粮食总产10.13万吨,比2020年增加0.85万吨,粮食生产实现“18连丰”;2021年全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完成1903.3万,占任务数的146%,同比增长122%,增收343万元,收入总量、增速分别位于全县第6位和第5位,其中税收1877.4万元,位于全县第6位,增速位于全县第3位;全镇规模以上增加值完成3702万元,增速达到15.2%,增速位居全县第4位次;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88亿元,增速达10.2%,位居全县第10名;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总额3387万元,增速16.5%,总量位居全县第8位;新开工项目入库7个,其中亿元以上3个,5000万至亿元4个新增“四上企业”2家,居全县第10位,其中新增工业企业1家,房地产企业1家。
这是成绩斐然的十年。十年来,全镇实现了撤乡建镇,先后获得了省级卫生乡镇、省级科普示范乡镇、市级文明镇、南阳市“十佳”先进基层党组织等多项荣誉称号,绩效评价考核在全县综合排名由2015年第九名跃升为2016年的第七名、2017年的第六名、2018年的第七名,提升2-3个位次。新型农村社区问题化解工作在全县、全市、全省推广,贫困户“三星”评定等工作在全县、全市推广。
美丽如画的乡村已破茧化蝶,广袤田野正升腾起新的希望!
朝着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的目标,方城县券桥镇以村容整治为前提、以产业发展为核心、以乡村文化为底色、以改革创新为路径、以要素支撑为保障,全力踏上了“打造乡村振兴样板区”的新征程。在广袤的乡村大地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顶开了厚重的泥土,奋力生长。
(责任编辑:张丽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