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管:河南广播电视台   主办:河南电影电视制作集团
  • 设为首页
  • 河南县域经济网

    城市新闻:


    方城县券桥镇:跑好“接力赛” 乡村面貌新

    首页 > 南阳 > 正文

    日期:2023-11-13 08:01:33    来源:河南县域经济网    
            河南县域经济网讯 潘河南流,干渠北送,是这片土地上一支流动的歌;盆地沃野,村美人和,是这片土地上一幅多彩的画。作为曾经方城县脱贫攻坚任务较重的乡镇——方城县券桥镇,历经多年奋斗,如今已按期高标准完成脱贫攻坚各项目标任务。
    图片1
            目前,券桥全镇1108户脱贫户2180名脱贫群众已全部实现稳定增收,5个脱贫村产业持续稳固拓展,150户监测户435名监测对象,已消除风险70户191人。券桥镇乡村振兴办负责人表示:“全镇坚持‘四个不摘’要求,聚焦‘守底线、抓衔接、促振兴’,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强产业,促增收,乡村振兴有支撑。券桥是个平原乡镇,很早就有“一亩园,十亩田”之说,不仅有蔬菜种植的自然条件,更有种植蔬菜的技术,过去人们把种菜的村民叫“菜把儿”,但大田种植蔬菜容易因为消费市场的瞬息万变而出现“菜贱伤农”,该镇反其道而行之,通过去附近的鲁山和远处的山东考察,认为种植反季节大棚蔬菜、精细菜市场形势很好。该镇的脱贫村三间房村曾经是一个无产业、无项目、村集体无收入的“三无村”。2019年,该村党支部经过多次考察,以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的模式,确立了大棚果蔬种植的发展方向,该村通过争取多方项目,投资250万元建成占地50多亩的14座高标准温室果蔬大棚,年产值突破100万元,并且全部实现了订单种植销售。像三间房村这样的温室大棚,该镇近年来已发展80余座,加上原有的50余座,该镇温室大棚已达到100余座。镇、村两级依托温室大棚,探索发展了“温室大棚+反季节蔬菜”、“温室大棚+林果采摘”、“温室大棚+羊肚菌种植”等几种模式。该镇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抓住机遇,积极拓宽产业发展渠道,延伸产业链条,进一步发展壮大“大棚经济”,继续探索发展模式,让乡村振兴的改革红利惠及更多农户。
            守底线,抓衔接,巩固成果促振兴。如今,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关键阶段,券桥镇紧盯“监测”和“帮扶”两个环节,通过持续加强防止返贫致贫动态监测,开展常态化精准帮扶,有效防范化解了返贫致贫风险。精准监测、精准帮扶、精准退出,全镇严格落实“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要求,把问题发现在村、解决到户。该镇逐步建立健全了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严格按照“五个必到”和农户自主申报、部门筛查预警、基层干部排查相结合的方式,一月一自查、一月一调度、一月一核查、一季一排序、一季一通报,实施信息共享、精准帮扶,精准落实各类帮扶政策,因户因人落实综合性帮扶措施,应扶尽扶,快速消除风险,2021年识别纳入监测对象49户155人,消除风险47户124人;争取固脱贫项目3个总投资1100余万元;完成示范片区潘河治理一期工程。2022年,新识别纳入监测对象户8户27人,消除风险5户11人;完成示范片区潘河治理二期工程;实施帮扶项目3个,帮扶资金510万元。
            强基础,抓整治,乡村蝶变换新颜。乡村要振兴,环境是底色。为了将“脏乱差”变为“净齐优”,作为脱贫村,三间房村以实施人居环境整治整村推进项目为契机,实施硬化、净化、亮化、美化、绿化、序化“六化合一”工程,实现了通村公路和排间道硬化、户厕改造、太阳能路灯、村级主干道绿化“五个全覆盖”,如今该村成为全镇四个和美乡村示范村之一。美丽乡村建设,既要塑形又要铸魂,既要面子又要里子。券桥镇瞄准和美乡村建设目标,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持续优化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建好高品质美丽乡村,真正让农民在家门口过上现代文明生活。从“一处美”到“一片美”、从“环境美”到“内涵美”,如今的券桥乡村面貌日新月异,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日益增强。(王炳中)

     
     责任编辑:张丽雯


    下一篇:内乡县瓦亭镇:“万企兴万村”激活乡村振兴新引擎
    上一篇:社旗县:守牢“舌尖上的安全” 陌陂镇人大开展食品安全执法检查

    关于我们 |本网动态 |人员名单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