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管:河南广播电视台   主办:河南电影电视制作集团
  • 设为首页
  • 河南县域经济网

    城市新闻:


    新野县:入木三分“一笔鹅”

    首页 > 南阳 > 正文

    日期:2024-05-24 10:36:12    来源:河南县域经济网    
            河南县域经济网讯 日前,新野县博物馆一块“鹅”字石碑,引来了众多书法爱好者前来观摹赏习,因为这块石碑上的一笔“鹅”字深得王羲之书法神韵。
            东晋书圣王羲之爱鹅传之甚广,来源甚多。传闻王羲之喜爱养鹅,称鹅为禽中豪杰,白如雪,洁如玉,一尘不染。羲之爱鹅是通过观察鹅的神态,逐渐融入其书法创作之中,书艺大有长进,所写的鹅字一笔而过,世称“一笔鹅”。
    图片1
            新野这块“鹅”字石碑是在城郊乡邓营村发现的,曾立于邓营村古官道旁,该碑高2米,宽75厘米,碑中间阴刻一草体“鹅”字,“鹅”字高104厘米,宽62厘米,是清代名士刘川福摹写王羲之笔意所写“鹅”字。
    图片2
            刘川福(号方至)为清末新野名士,生于道光十四年(公元1835年),卒于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刘年少聪颖,尤善书法,师法历代名家,并得其外公马名驹、舅父马一山真传,造诣颇高,名重一时。其外公马名驹,耕读传家,乾隆年中举。马家五子,均为饱学之士,多有建树。时当地民谣曰:“马家五架山,山山有奇峰。”五马中,尤以马一山出类拔萃,学富五车,性格狂放,著有《中峰古文钞》、《青羊诗集》、《子史易记》等。其书法艺术自成一体,草书为最。刘川福幼得外公、舅父启蒙,后既学文,继又习武。咸丰同治年间,太平军和捻军活动于豫鄂
            之间。刘川福时为地方团练首领,但因抗捻不力,于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被捕后充军云南,发配边鄙。其间,刘川福虽陷囹圄,但情志不移,每每于苦役之余,仍坚持以石块、木棒作笔,龙飞凤舞,习练草书。因其深谙羲之神韵,所摹“鹅”字惟妙惟肖。久之,因“鹅”字书法精到,遂博得狱吏长官同情,得许为乡绅名门书写匾联。后来,经家人多方营救,且得狱长设谋通融,刘川福于光绪十九年(公元1894年)始返故里邓营。返乡后,刘川福举办义学,报效桑梓。十余年里,刘川福一笔“鹅”字饮誉四乡,世人称颂,遂有镌刻“鹅”字碑于官道旁供人赏习之善举。
            石碑中部阴刻上“我”下“鸟”,一个斗大的草书“鹅”字。字高104厘米,宽62厘米,字划最深处约3厘米。“鹅”字左下方阴刻印章两方,上方印文已不清,下方印文为“中州刘川福印”小篆6字。“鹅”字上下部均有狂草诗文:上方诗文为滇南人李棋送别刘川福离开云南的三首赠诗;下方为马一山对刘川福的64字嘉赞,赞赏其经历被贬云南又回到河南后,仍保持高尚的情操。
    图片3
            这块碑上的诗、文草书的书写者为岳之琮,据地方志记载,新野岳之琮是民族英雄岳飞之后,至岳之琮已历经21代。岳之琮是光绪年间的贡生,此人也是一笔好字,既有武穆气度,又兼羲之神韵。 
            “鹅”字笔划线条圆润、灵动,融入潇洒、飘逸、妍媚、优雅的审美格调,一如白河湖畔的垂柳,看起来婀娜多姿,又韧性十足,真正达到了刚柔并济的美学典范。
            新野县博物馆能收集保护地方文化名人留下的碑帖遗迹实属不易,对于研究当时的文化发展和名人史料提供了价值依据,也对于中书法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蒋金磊 丁建忠)
             责任编辑:张丽雯

                   

     

     

     

     

     

     


    下一篇:桐柏县黄岗镇组织开展2024年防汛抢险应急实战演练
    上一篇:唐河县文峰街道纪工委开展走读式谈话场所安全自查工作

    关于我们 |本网动态 |人员名单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