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主题班会
各班级组织了以“法治在我心中”为主题的班会。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思考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遵守法律。
2、法治讲座
邀请了法律专家和司法人员到校举办讲座。他们结合实际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与青少年相关的法律法规,如《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使学生对法律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组织了法治征文活动,激发了学生学习法律的积极性。征文内容涵盖了宪法、民法、刑法等多个领域,通过征文,学生们不仅巩固了所学的法律知识,还培养了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1、道德与法治课程
充分发挥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主渠道作用,教师在课堂上通过生动的教学方法,将法律知识融入到教学内容中,让学生在学习道德规范的同时,了解法律的相关规定。
2、学科渗透
在语文、数学、英语等其他学科教学中,教师巧妙地渗透法治教育,如通过阅读法治相关的文章、解决法律情境中的数学问题等方式,使学生在不同学科中感受法律的存在。
三、实践活动增强体验
1、模拟法庭
组织学生开展模拟法庭活动,让学生扮演法官、律师、检察官、被告人等角色,亲身体验法庭审判的过程,从而加深对法律程序和法律权威的理解。
2、法治宣传手抄报制作
鼓励学生制作法治宣传手抄报,通过收集资料、设计排版等过程,学生们不仅提高了动手能力,还进一步加深了对法律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1、家长会
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传法治教育的重要性,指导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如何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局面。
2、亲子法治学习
倡导家长与孩子一起观看法治教育节目、阅读法治书籍,共同学习法律知识,增进亲子关系的同时,也提高了家庭的法治素养。
通过以上典型经验和做法,龙城小学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学生们的法律意识明显增强,校园秩序更加和谐稳定。今后,我校将继续探索创新法治宣传教育的形式和方法,不断提高法治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保驾护航。

责任编辑:张丽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