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县域经济网讯 五月的田野上,联合收割机的轰鸣声奏响丰收乐章。在南阳市内乡县马山口镇樊岗村的麦田里,6台联合收割机正开足马力驰骋,金黄麦粒如瀑布般倾入运粮车,与此同时,秸秆打捆机紧随其后,将粉碎后的麦秸压缩成一个个紧实的秸秆捆,整齐地排列在田间。

麦收期间,马山口镇紧盯小麦收割进度,组织收割机批量进入各村,由镇村干部协调,进村入户收割,确保成熟一块、收获一块。马山口镇的小麦一般要比周边地区早成熟,今年该镇提前谋划,共组织农机150余台套,机收率预计达98%以上,相较于传统人工收割,机械化收割现出显著优势。不仅高效省时,还可以有效节省人工成本,目前小麦收割工作已完成80%。


当地村民介绍,这两年禁烧要求严,小麦收割后秸秆如何处理是他们最头疼的问题,秸秆不处理影响耕种,就地焚烧不允许,转运人工成本又太高。今年,这个难题,镇政府帮他们找到了解决方法。马山口镇政府与牧原集团合作创新实践,组织秸秆打捆机与收割机协同作业,推行"收割-打捆-清运"一条龙服务,实现“麦粒入仓、秸秆离田”,不仅方便了农民耕种,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更从源头上减少了露天焚烧秸秆行为,极大地保护了生态环境。

由镇村

责任编辑:张丽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