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管:河南广播电视台   主办:河南电影电视制作集团
  • 设为首页
  • 河南县域经济网

    城市新闻:


    宛城区仲景街道:建强基层治理网格 打造“135”服务体系

    首页 > 南阳 > 正文

    日期:2025-08-01 16:25:02    来源:河南县域经济网    
               河南县域经济网讯 今年以来,仲景街道按照“规模适度、界限清晰、无缝覆盖、便于管理服务”原则,对辖区9个社区重新梳理划分,共划分网格111个,包含83个基础网格、28个专属网格,配备网格长111人,网格员281人,并实现网格内组织全覆盖。街道积极探索建引领基层治理新模式,通过建强基层治理网格,打造“135”网格服务体系,全面提升治理能力水平,大幅提升居民安全感、幸福感。
    图片13
            一、建强1支核心队伍:专职+兼职网格员双轮驱动
            (一)专职网格员:专业社工的“治理主心骨”
            街道专职网格员承担着多项重要职责。在信息采集上,他们深入社区,全面收集居民的基本信息、家庭情况等,为社区管理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隐患排查工作中,对社区的安全隐患、环境卫生问题等进行细致检查,及时发现并上报。遇到邻里纠纷等矛盾时,他们凭借专业的调解技巧,积极协调解决,维护社区的和谐稳定。在日常管理方面,街道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手册,规范工作流程和标准,确保工作的高效、有序进行,充分体现了专职化和专业化的特点。
            (二)兼职网格员:多元力量的“治理合伙人”
            各社区积极吸纳退休员干部、物业工作人员、快递员、志愿者等群体加入兼职网格员队伍。鼓励居民主动自荐,发挥自己的特长为社区服务。还与辖区内单位联动,发动单位职工参与到社区治理中来。不同群体的优势明显,退休员能凝聚社区人心,退役军人可保障社区安全,专业群体提供专业服务,物业和维修工维护社区设施,共同为社区治理贡献力量。

            二、构建3级培训体系:街道-社区-网格分层赋能
            (一)街道系统培训,用政策赋能
            街道培训注重系统性和权威性,为网格员提供全面的知识储备。培训内容丰富多样,涵盖政策法规、应急处置和数字化平台操作等方面。在政策法规培训中,详细解读社保、医保、民政等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政策,确保网格员准确掌握并能向居民精准宣讲。应急处置培训则模拟各类突发事件场景,教授防、消防等应急处理流程和技巧。数字化平台操作培训让网格员熟练运用e治理平台,实现信息的高效采集和上报。
    图片14
    图片15
            (二)社区实操演练,重经验传承
            社区级培训以实操演练和经验传承为主。业务技能培训涵盖民情日记记录、矛盾调解技巧和服务场景应对等方面。通过实际操作,让网格员学会详细记录居民情况,掌握有效的矛盾调解方法,提升应对不同服务场景的能力。例如,安全排查培训,帮助网格员掌握消防设施检查、安全隐患识别等技能。矛盾调解培训,着力传授调解方法和策略,提高网格员处理纠纷能力。同时,推行“老带新”传帮带机制,经验丰富的网格员分享工作经验和技巧,帮助新网格员快速成长,更好地服务社区居民。
    图片16
            (三)网格场景化实训,助能力提升
            网格级培训采用“以战代训”模式,结合日常探访和应急演练开展现场教学。在日常探访中,网格员在实际工作场景中学习如何与居民沟通交流,了解居民需求,掌握居民动态。应急演练时,面对防、消防等突发事件,网格员迅速响应,在实践中提升应急处置能力。此外,网格内还开设“微课堂”,利用茶话会、楼栋会等形式,开展短平快培训。这种培训方式针对性强,能及时解决网格员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升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具有很强的实效性。
    图片17
            三、深耕5类服务场景:精准滴灌提升民生温度
            (一)日常探访常态化:“暖心敲门+蓝色守护”双轨并行
            日常探访服务对象聚焦于“一老一小一困”群体,网格员每周至少进行1次探访。探访过程中,详细记录他们的生活动态,如饮食、起居情况;了解健康需求,是否需要医疗帮助。“蓝色守护”机制独具特色,网格员通过观察独居老人家中窗帘的状态来预警潜在风险。例如,有一次网格员发现一位独居老人家中的窗帘连续两天未拉开,凭借经验判断可能存在异常,立即联系社区并上门查看,发现老人身体不适晕倒在家中,及时送医治疗,挽回了老人的生命。这种双轨并行的探访模式,让社区对特殊群体的关怀更加细致入微,确保他们的生活安全和健康。
    图片18
            (二)社区活动专业化:多元服务解民忧
            社区活动类型丰富多样,涵盖社会救助、公益慈善、心理辅导、社区协商、安全宣传等领域。活动由社区联合社工机构、专业志愿者精心策划。社会救助活动为困难居民提供物资和资金援助,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公益慈善活动募集善款和物资,用于改善社区环境和帮助弱势群体。心理辅导活动覆盖300人次,有效缓解了居民的心理压力。社区协商活动成功调解矛盾纠纷,成功率达95%,促进了社区和谐。安全宣传活动增强了居民的安全意识,减少了安全事故的发生。
    图片19
            (三)政策普及精准化:“家门口”的政策直通车
            政策普及涉及社保、医保、养老、特困救助等多个类别。为了让居民更好地理解政策,采用方言讲解、漫画手册、入户答疑等多种宣讲形式。“政策明白人”队伍由网格员和社区工作者组成,他们深入社区,将政策送到居民家门口。在宣讲过程中,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政策内容,让居民轻松理解。例如,通过漫画手册生动形象地展示医保报销流程,让居民一目了然。入户答疑时,针对居民的具体问题进行详细解答,确保政策精准送达,打通了政策落地的最后一米。
    图片20
            (四)应急处置高效化:分级响应保平安
            应急处置遵循“吹哨报到—快速响应—协同处置—分级办理”的流程。网格员均通过防、消防等专项培训,具备较强的应急能力。例如,防应急处置30分钟内到位,协助转移疏散群众、分发物资、维持秩序。消防应急处置2小时内整改隐患,配合消防部门进行灭火和救援工作。其他根据具体情况,快速响应,协同相关部门进行处置。这种分级响应机制确保了在面对各类应急突发事件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理,保障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图片21
    图片22
            (五)技能帮扶互助化:激活邻里“熟人网络”
            帮扶主体包括律师、医生、维修工、教师等专业居民。他们凭借自身专业技能,为居民提供法律咨询、健康义诊、家电维修、课业辅导等服务。对接机制采用网格需求清单与居民特长清单双向匹配的方式。例如,医生志愿者每月固定坐诊,为200户家庭提供健康检查和疾病诊断服务。律师志愿者为居民提供免费的法律咨询,帮助解决法律问题。维修工及时维修居民家中的电器和设施故障。教师为学生提供课业辅导,提高学习成绩。这种技能帮扶互助化模式,激活了邻里间的“熟人网络”,让社区充满了温暖和关爱。
    (赵志鹏 裴瑜)

    责任编辑:张丽雯 


    下一篇:方城县中医院:举行“西学中”培训班开班仪式 助力培养中西医融合人才
    上一篇:卧龙区梅溪街道:八一慰问送关怀 拥军优属暖人心

    关于我们 |本网动态 |人员名单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