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走进内乡县师岗镇王岗村采访村民了解到,尽管近年来建材行业经营压力不小,但刘子忠始终没停下资助本村困难大学生的脚步,每年他都会拿出数万元,帮助村里二三十名面临求学难题的寒门学子。这笔钱虽非巨额,却像一束束温暖的光,为孩子们照亮了求学路,更在村里悄然播下了乡风文明的种子。
“以前村里不少家庭条件差,就算孩子成绩好,也可能因为没钱面临‘上学难’,有时候还能听到‘读书没用’的说法。” 王岗村村委会工作人员回忆,刘子忠是土生土长的王岗村人,深知教育对孩子、对乡村的重要性。2019 年,他第一次自掏腰包,一口气资助了十多名大学生,从此开启了长期助学之路。
此后每年开学季,刘子忠都会主动找到村委会,详细了解当年村里困难学生的家庭情况、录取院校等信息,确认名单后,亲手将资助金送到学生手中。“好好读书,将来记得为村里多做些事。” 这是他每次送资助金时都会反复叮嘱的话,简单的话语里满是对家乡未来的期盼。
刘子忠的善举,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王岗村激起了层层文明涟漪。采访中,村委会工作人员向记者列举了一连串变化:受资助的学生里,有人考上师范院校后回到家乡当老师,用知识培育更多乡村孩子;有人学成后带着技术返乡创业,带动周边村民增收;更明显的是村里风气的转变 —— 以前村民闲聊常围绕 “挣钱养家”,现在大家见面总会主动问起孩子的学习情况;遇到家庭困难的学生,邻里们也会主动帮忙搭把手。
“乡风文明不是喊出来的,是靠一个个普通人用实际行动干出来的。” 该县相关部门负责人在谈及人大代表刘子忠的事迹时表示,面对企业经营压力,刘子忠始终坚守助学初心,用点滴行动诠释了 “富而思源、回报乡梓” 的担当。如今,教育的种子已在王岗村生根发芽,诚信、友善的文明新风更成了村子的 “金字名片”,而刘子忠的故事,也正成为内乡县推动乡风文明建设的生动范例。(朱青松)

责任编辑:张丽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