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咋回事?话还得从杨清云敢于破局开起“直播间”、安全守护聚焦“民生事”、温情呵护爱撒“童心间”的事情说起。
敢于破局开起“直播间”
“贴公告老年人看不清、年轻人没时间看,得找个大家都能跟上的法子!”2023年初的一天,面对居民反映的“政策看不懂、办事跑断腿”问题,杨清云反复琢磨后,决定尝试“直播讲政策”。
首场直播时,镜头前的她略显紧张,对着手机讲解养老保险缴费流程,两小时下来仅12人观看,还有居民在评论区调侃“杨书记咋当起主播了”。面对这些,杨清云不仅没有退缩,反而自我安慰说:“只要有一个人能听懂,这直播就没白开。”随后,她调整策略,把“政策条文”改成“口语家常话”,并邀请刚办完业务的居民连麦分享,还让张家刚在镜头前展示缴费凭证:“俺昨天看直播学的,今天来社区十来分钟就办完了。”
渐渐地,直播间成了社区“网红打卡点”。2025年6月的养老保险专场,在线人数突破1400人,弹幕里满是“终于懂了”“明天去社区办”的留言......就这样,引来了外社区前来“取经”。截至目前,直播间累计开播280余场,解决群众疑问1200余条,使300余人次享受政策红利。
安全守护聚焦“民生事”
“楼上的电线跟‘蜘蛛网’似的,下雨漏电可咋办?” 去年夏天,居民李保良的一句抱怨,让杨清云立刻绷紧了神经。她当天就带着社区工作人员进行排查,发现32栋居民楼里47处存在“飞线”充电、线路乱拉问题,尤其是老旧小区安全隐患更显突出。
“光整改不行,得让居民明白为啥不能‘飞线’?” 为此,她分三步推进:先在小区张贴警示海报,带着电工师傅现场演示“飞线”充电的
2024年
温情呵护爱撒“童心间”
“杨阿姨,这道数学题我还是不会……” 今年暑假,社区活动室里,12 岁的留守儿童王振宇拿着作业本跑过来,杨清云立刻放下手中活儿,蹲下来耐心讲解。
原来,针对辖区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没人管、作业没人辅导的问题,杨清云牵头办起了“暑期托管班”,组织3名社区工作人员和 5名大学生志愿者,每天固定4小时对其辅导作业,还安排了手工、绘画、安全教育等课程。
“以前暑假孩子在家就玩手机,现在每天盼着去托管班,作业也写得认真了!”刘永浩的妈妈感激地说。为了让托管班更有温度,杨清云还自掏腰包买了画笔、课外书,每周组织一次“亲子连线”,让外出务工的家长能和孩子视频聊天。今年暑期,托管班累计服务56名孩子,不仅解决了23个家庭的“后顾之忧”,还帮18名孩子补上了功课短板,开学时不少家长反馈“孩子们上课状态明显变好”。
与此同时,杨清云还在记事本上密密麻麻记满了“6组充电桩不够用”“留守儿童小琪想要一本《西游记》”......这些来自直播间弹幕、入户走访的诉求,她都会逐一落实。推动街道新增1处日间照料点,解决老人“吃饭难”。协调增设2 处电动车充电桩,覆盖50余户居民。给孩子们送去200余本课外书……
如今,河南街社区的居民提起杨清云,都会竖起大拇指,说:“她不是坐在办公室里的代表,是天天跟俺们在一起的‘自家人’。” 从直播间的“政策主播”,到小区里的“安全卫士”,再到孩子们的“杨阿姨”,她用脚步丈量民情,用行动践行初心,把议政代表的担当,写在了每一件为民服务的故事里。(张秘 赵兰奇)

责任编辑:张丽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