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命运的考验并未就此止步。2017年7月,一场更大的灾难突袭这个本就艰难的家庭。刘艳彬病情突然加重,在精神恍惚之际从自家三楼楼顶意外坠落,当场陷入昏迷。紧急送医后,诊断结果让樊果如遭雷击:腰部以下粉碎性骨折、肠穿孔,叠加重度精神分裂。在重症监护室的一个多月里,樊果日夜守在病房外,祈祷着丈夫能挺过难关。尽管丈夫最终苏醒,却永远失去了腰部以下的知觉,大小便失禁,彻底丧失了生活自理能力。
更令人绝望的是,在后续的开腹手术中,医生发现刘艳彬的小肠已出现溃烂,直言治疗希望渺茫,建议樊果放弃,避免落得 “人财两空” 的结局。亲戚朋友也纷纷劝她为自己和孩子着想,趁早做打算。一边是医生的 “宣判” 和亲友的劝说,一边是躺在床上毫无意识的丈夫和年幼待哺的女儿,樊果站在了人生最艰难的十字路口。但她没有丝毫犹豫,坚定地选择了坚守:“他是我的丈夫,是孩子的爸爸,只要有一丝希望,我就不能放弃。”
或许是这份执着的爱感动了上天,在樊果的悉心照料下,奇迹悄然发生。她每天耐心为丈夫喂饭、擦身、按摩,密切关注着他的身体变化,丈夫的状况逐渐稳定,甚至有了些许好转。为了让丈夫得到更好的治疗,樊果又带着他辗转南阳、郑州多家医院,先后接受了多次手术,刘艳彬的小肠被截除多段,虽仍需常年卧床,但生命得以延续。可这场漫长的治疗,也耗尽了家中所有积蓄,还让这个家庭背上了沉重的外债。

起初,不少邻居都觉得,年轻的樊果撑不了几年就会离开这个 “泥潭” 般的家,娘家亲戚也多次劝她改嫁,摆脱病人的拖累。可每当听到这样的劝说,樊果总是坚定地摇头:“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我既然选择了他,就该陪他走到底。而且,我也想给女儿一个完整的家。” 正是这份信念,支撑着她用稚嫩的双肩,硬生生扛起了这个破碎的家庭。

樊果的孝心,不仅体现在对丈夫的照料上,更体现在对婆婆的关怀中。她的婆婆年逾七十,患有高血压和心脏病,常年离不开药物。有一次,婆婆因病住院,看着樊果白天要忙门市、照顾丈夫,晚上还要辅导女儿功课,早已疲惫不堪,便坚决不让樊果再来医院照料自己。可樊果却始终放心不下,每天都会提前做好饭菜,准时送到医院,帮婆婆擦脸、喂药、收拾床铺,陪婆婆聊天解闷。看着儿媳忙碌的身影,婆婆常常感动得落泪:“俺们家前世是修了多大的福分,才能娶到这么好的儿媳妇啊!”

付出终有回报,2018 年至今,樊果凭借着对家庭的坚守、对长辈的孝顺、对生活的热爱,屡次被镇、村评为 “十星级文明户”“好媳妇”。她的故事在东风村广为流传,村民们茶余饭后提起她,满是敬佩与称赞。在她的影响下,村里的邻里关系更加和睦,孝顺父母、关爱家人的氛围愈发浓厚,良好的乡风文明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形成。
十六年光阴匆匆而过,曾经满头青丝的樊果,如今已生出缕缕白发。这十六年里,她是悉心照料丈夫的 “好妻子”,是孝顺体贴婆婆的 “好儿媳”,是为女儿遮风挡雨的 “好母亲”。她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却用最朴实的行动,将 “爱” 与 “责任” 刻进了人生的每一个瞬间,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最生动的践行者。樊果的故事,就像一束微光,虽不耀眼,却足以温暖人心,也让我们看到,平凡人身上蕴藏的巨大力量。(蒋金磊 李果 李启伟)

责任编辑:张丽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