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过先进的覆盖与导排系统,填埋区实现了标准化封场。随后,种植的适应性本土植物让曾经的“秃岭”披上绿装,焕发新生,真正化身为“金山银山”。
二、教育基地:在“废墟”上播种绿色未来
荣获“省级环保教育基地”称号,是这场蝶变最有力的见证。基地不再是一个封闭的处置设施,而是面向全社会、特别是青少年群体开放式“绿色课堂”。
三、未来展望:从教育基地到城市绿芯
生活垃圾场的成功转型,不仅是设施的升级,更是发展理念的深刻变革。它证明,只要有坚定的决心和科学的方法,任何环境短板都能转化为发展优势。
从人人避之的垃圾场,到人人向往的研学地,生活垃圾处理场的蝶变,是一部写在绿水青山间的生动教材。它告诉我们,终点亦是起点,废弃之上,亦可绽放出最绚丽的文明之花。这里,不再只是处理垃圾的地方,更是播种绿色希望、培育环保种子的沃土。(王甜)

责任编辑:张丽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