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城街道关工委目前登记在册的有200余名“五老”人员,通过街道社区搭建联动平台、拓宽实践路径,确保人才“选得准、用得好、留得住”,为基层善治注入“银发”动能。
夯基础建体系,激活“银发”治理动能。持续实施“银星增彩”行动,扩大基层党组织覆盖面,对70多名离退休干部党员实施有效教育管理。采取个人自荐+单位推荐方式,从离退休干部党支部、涉老团体中筛选出党建党务、农业农技、法律法规等领域骨干,建立“银发人才库”。通过“选育并重”机制持续赋能,每年举办培训班、座谈会,邀请专家和行业骨干讲解基层治理政策、矛盾调解技巧等,让“银发人才”在服务中“有章法、有底气”。分类组建专项队伍,由街道相关口线牵头统筹,组建宣讲团、矛盾调解队伍、农业专家服务团、文艺志愿服务团等,动态更新人才需求清单,广泛开展服务惠民活动。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每年评选优秀“银发人才”,对生活困难的及时帮助解决后顾之忧,并通过媒体挖掘宣传典型事迹。
强协同通脉络,架起服务连心桥。通过搭建联动平台,定期组织“银发人才”座谈会,让有经验的银发骨干分享“双测互评” “红色议事”等治理妙招,为社区“两委”传经送宝。召开党建、治理等重大会议时,主动邀请“银发人才”参与,通报工作情况、征求意见建议,既让“银发人才”知情明责,也为基层治理提供“金点子”。针对不同社区的治理难点,牵头开展“供需对接”,比如北关社区组织退休两委干部等“银发人才”为社区居民调解邻里纠纷。东关社区组织退休文艺人才参与社区文化墙建设,用笔墨传递文明新风。这种“街道搭台、‘银发人才’唱戏”的模式,让银发服务精准触达治理最前沿。


责任编辑:张丽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