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岭村曾和不少乡村一样,婚丧嫁娶讲排场、比阔气的风气让村民苦不堪言。“一场白事办下来,花光多年积蓄不说,还得欠人情债”“年轻人结不起婚”……这些难题,村“两委”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村里牵头成立红白理事会后,由村党支部书记担任理事长,吸纳德高望重的乡贤、老党员和热心村民代表加入,还专门制定了《大岭村红白事公约》,把“婚事新办、丧事简办、余事不办”的要求写得明明白白。
为了让规矩落地,理事会实行“事前报备、事中监督、事后评议”的闭环管理,村民办红白事前要先向理事会报备,理事会成员上门讲解公约要求,帮忙协调场地、联系厨师,全程跟踪指导。
为了让新风尚扎根,设立移风易俗积分制,遵守公约的村民可兑换生活用品,村里的文化墙、大喇叭、微信群也天天宣传文明新风,让节俭适度的理念深入人心。
大岭村的实践证明,红白理事会是推进移风易俗的有效抓手。通过乡贤助力、群众参与,把规矩立起来、把示范树起来、把氛围造起来,就能让陈规陋习失去生存土壤,让文明新风落地生根。
如今,在西峡县田关镇不少村庄红白理事会通过借鉴大岭村“公约化管理、人性化服务、示范化引领”的做法,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文明力量。(代朝洋)

责任编辑:张丽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