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县域经济网讯 南阳艾草:历史与传承。“采采芣苡,薄言采之。”艾文化的起源,可追溯至先秦《诗经》时代。南阳艾草的药用历史,早在东汉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中就有记载,如“柏叶汤”与“芎归胶艾汤”方剂所示。作为医圣张仲景的故乡,南阳民间对艾的使用历史悠久,有“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的民间谚语。随着改革开放以来中医药事业的蓬勃发展和大健康理念的普及,艾产业应运而生,南阳作为其重要发源地,被誉为“世界艾乡”。
近年来,南阳艾产业快速发展,成为中医药事业与产业融合的典范,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特色产业动力。7月27日,河南大学
药益宝艾草制品有限公司
团队深入药益宝厂区,学习企业文化,感受艾草的芳香与独特魅力。作为一家集艾制品生产、艾绒家纺产品研发营销、艾灸服务为一体的特色民营实体企业,药益宝艾草制品有限公司凭借优质的产品和先进的生产工艺,采用线上线下营销结合的模式,在市场上赢得了广泛赞誉。



随后,团队来到仲景
专家带领成员们下田真实感知艾草的特征,学习艾草的养殖与收割方面的知识。在后续对企业相关负责人的采访中,成员们学习到,艾草原料的存放需在户外进行,以维持其天然色泽和质量,防止低温环境对色泽的不利影响。走进生产车间,卷条机的演变过程展现在眼前。随着技术进步,气动卷条机因安全隐患逐渐被电动卷条机取代。与此同时,手工卷条因其密度和燃烧时间等优点仍受到部分客户的青睐。

成员们还了解到,艾绒的纯度是影响其外观与疗效的关键因素。高质量的"黄金绒"以其30:1的高纯度比例,纯净无杂质,如棉花一般柔软,常被制成艾绒被、枕头、衣物等,有祛湿驱寒的功效。而低纯度艾绒虽外观粗糙,但内里含有众多有效成分,在日常艾灸中功效极好。
在艾绒生产车间,传统手工工艺与现代机械生产的完美结合,展现了艾绒生产的演变与革新。该公司既保留了传统的石磨制作方法,又引入了现代化机械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和产量。同时,对生产废弃物的再利用,如转化为饲料添加剂,体现了环保和资源最大化的理念。

南阳卧龙艾草产业园区
7月27日下午,团队深入南阳卧龙艾草产业园区,展开了一场集实地考察与学术交流于一体的学习之旅。这片占地350亩、总投资10亿元的艾草产业标志性工程,作为艾草行业的标志性项目,已全面竣工并投入运营。该产业园汇聚了行业内的佼佼者,包括顺天祥艾业、九宫艾供应链科技、兴宛堂艾草制品、宛恩药业及哈工上古医疗器械等多家科技创新型企业与本地龙头,共同构筑了艾草加工领域的专业高地,引领全
在对园区的深度考察中,南阳兴宛堂艾草制品有限公司对品牌进行了创新性展示,团队成员被其独特的IP形象及3D宣传电影深深吸引。这些创新元素不仅丰富了品牌文化,传递出崇尚自然与健康生态的理念,更彰显了品牌在文化塑造与市场定位上的独到见解,令成员们耳目一新。


卧龙区艾草产业园区座谈会
随后,在卧龙区艾草产业园区内,举行了一场聚焦艾草产业发展的座谈会。河南大学

园区企业负责人也分享了艾草产业园区的发展历程、运营现状及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他们深入交流了艾草种植、加工、产品研发与市场推广的经验与成果,为团队提供了宝贵的市场洞察。
接着,团队成员就艾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技术创新与品牌建设提出见解与建议。雷轲翔同学提出:“艾草产业在卧龙区已形成区域优势,但在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方面仍有提升空间。建议加强与高校及研究机构的合作,开发新产品,提升艾草产品的附加值。”团队成员的发言得到了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他们鼓励学生们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为产业发展注入青春活力。
座谈会尾声,团区委相关负责同志表示,对接服务高校学生团队到卧龙区开展调研是团委的重要工作,旨在搭建高校与地方交流平台,促进青年人才成长与地方产业发展。
此次座谈会不仅加深了团队成员对艾草产业的了解,更激发了他们为区域产业发展贡献力量的热情。成员们期待在未来,能将理论知识与实践问题紧密结合,共同书写艾草产业发展的新篇章。
卧龙区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先行区返家乡大学生座谈会
7月25日,团队受邀参加卧龙区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先行区返家乡大学生座谈会。会议上,成员们结合个人切身感受与对其他地区先进做法的观察,为卧龙区的进一步提升与优化提供了宝贵的建议和见解。
梁俊杰在发言中提到,南阳,作为诸葛亮的躬耕地,自古人文荟萃,人才济济。进入21世纪,卧龙区涌现的杰出人才遍布全球,在多个领域取得显著成就。为助力青年发展型城市先行区建设,他提议:“成立新时代卧龙青年发展商会,激励在外的卧龙籍青年秉承先辈团结互助的精神,共同探索发展新路径。”同时,他认为:“可以加强卧龙区政府与卧龙籍青年科创人才的联系,关注其发展需求,适时提供支持,吸引其回乡创业,构建卧龙科技创新高地,促进南阳及河南整体的高质量发展。”


在座谈会现场,成员们还填写了调查问卷,书面提出了更多具体建议。此次座谈会不仅加深了河南大学实践团队对卧龙区青年发展型城市先行区建设的理解,也为团队成员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艾草新篇:传承与创新的使命
河南大学
成员们亲历艾草生长与加工全程,感受其对乡村振兴的深远影响。艾草产业不仅促进了当地经济,通过提供就业、提升农民收入,激发乡村经济活力,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团队成员们将此行感悟带回校园,立志成为推动艾草产业发展的新生力量,让艾草文化在新时代中绽放光彩,共同书写艾草与乡村振兴的美好未来。(张琬婷 王梓睿 曹嘉璇)

责任编辑:张丽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