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构筑“人防”体系,织密织牢防控网格
一是责任划分到人。以镇为主线、村为单元,建立森林防灭火网格化管理格局,全镇划分256个网格并标明边界,实现“山有人管、林有人护、火有人看、责有人担”。在林区进出口、重要设施、坟墓集中区域安置各类护林巡逻人员121名,在主要进山口设置1个检查站、6个防火宣传点,逢车必检,逢人必查,扫码入山,提醒来访车辆和行人注意森林防火。
二是强化队伍建设。成立了50人的镇级森林防火应急队伍,防火期内在镇区统一食宿,25个行政村均配备30名扑火队员,组织护林员进行体能训练,每日在重点时段对林区山头进行地毯式排查。
三是定期开展森林防火应急演练。2024年12月11日和2024年1月15日分别组织了冬季森林防火应急演练,模拟山火场景,锻炼应急队伍的实战能力。
二、巩固“物防”基础,防范应对全时备战
一是强化物资储备。加大对森林防火物资储备的投入,新购置灭火器、灭火弹、油锯等扑火物资80余件,配备了森林防火宣传车5辆,消防车2辆,风力灭火机10台,割草机4台,拖把、铁锹等2号灭火工具200余把,确保关键时刻调得出、用得上。
二是开展计划烧除。组织各村村干部、网格员对各农户的用火意愿、田头地块进行调查登记,按照上报的计划烧除范围,有序开展工作,确保“应烧尽烧”,已烧除28处总面积840余亩,新上报42处总面积1230亩,正在有序烧除中。
三是完善基础设施。在全镇主要路口、林区入口等醒目位置设置永久性防火警示牌12个。加大对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修建防火通道、隔离带等防火设施,提高林区的防火能力。
四是加强重点人员管控。对野外放牧人员、“憨傻痴呆”等重点人群建立监管台账,落实包保责任人,采取“一对一”“面对面”的宣传教育方式,逐人签订防火责任告知书。
三、增强“技防”水平,监测预警不留死角
一是开展无人机巡防。配备2台专用无人机进行常态化巡查,特别是对人员难以到达的区域进行重点监测。对可能存在森林
二是加强信息化管理。利用“蓝天卫士”,安排专人紧盯预警信息,通过监控平台实时查看林区情况,发现烟情迅速处置。同时编写森林放灭火顺口溜,利用村级大喇叭,在午后、傍晚等重点时段进行“支书喊话”。
三是强化应急处置与值班值守。建立健全森林

责任编辑:张丽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