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格深耕,把履职阵地搬到群众“家门口”。针对赭阳街道城乡融合发展特点,人大工委将全街道划分为7个代表责任网格,每位代表挂钩联系1-2个网格,建立“网格接待日”制度:每周三上午,代表们自带笔记本,在社区
走动履职,让民生痛点变成工作“发力点”。“坐在办公室听到的都是问题,走出去看到的全是办法。”赭阳人大鼓励代表“走动式履职”:穿街走巷时多问一句家长里短,企业调研时多听一次员工心声,项目现场多查一遍安全隐患。人大代表王爱玲在社区田间走访中发现麦田灌溉用电困难,随即提交《关于加快建设城乡结合部社区田间灌溉用电的建议》,推动街道投资20万元,架起田间电线5条,有效解决田间灌溉用电难问题。
闭环办理,从“接诉即办”到“未诉先办”。赭阳人大建立“收集—交办—督办—反馈”全流程闭环机制:代表收集的意见建议当日录入“民意台账”,7个工作日内转交职能部门办理,工委定期开展“回头看”督查。对普遍性问题,通过代表建议、专题调研等形式推动制度性解决。
成效晾晒,让代表履职可见可感。让代表真下沉、真履职,赭阳人大推行“履职晾晒”制度:每季度在社区公示栏、微信公众号公开代表走访次数、问题解决率等数据,年底开展群众满意度测评,测评结果作为代表连任推荐重要依据。去年以来,代表履职群众满意度达95%,较往年提升18个百分点。
赭阳街道的人大代表用脚步丈量民情,用行动回应期待。如今,在赭阳的街头巷尾,代表与群众的每一次交谈、每一次俯身,都在书写着基层民主的生动篇章。(蒋金磊 关升)

责任编辑:张丽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