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程庄草莓种植基地,一排排整齐划一的标准化大棚映入眼帘。这片占地40亩的基地,共建有30个草莓大棚。与追求高科技、自动化的现代农场不同,这里更崇尚传统的精耕细作。负责人介绍,基地采用纯人工种植和管理模式,从育苗、除草到疏花、授粉,每一个环节都倾注了工人们的悉心照料。
正是这份精细化的田间管理,换来了丰硕的回报。据统计,大棚年产优质草莓可达3000至5000斤,整个基地年产值稳定在50万元左右。这里的草莓因其优良的品质,深受市场欢迎,通过分批销售的模式,源源不断地走向消费者的餐桌。
产业的发展,最终要落脚于富民增收。程庄草莓种植基地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始终不忘其作为乡村产业的社会责任,成为了周边村民“家门口”的就业热土。
据了解,基地常年稳定雇佣周边村民6人以上,负责日常的田间管理工作。每到草莓成熟的采摘旺季,用工需求更是增加到十几人。一年下来,基地仅发放的工人工资就超过7万元,这笔可观的收入,实实在在地鼓起了村民的“钱袋子”,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增收,有效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程庄草莓种植基地并没有满足于现状,而是积极思变,主动谋求发展新路径。目前,基地负责人正积极谋划,准备在下一季的销售中,紧跟时代潮流,尝试采用网络直播带货的形式。这一举措,旨在通过线上平台,将程庄的优质草莓更直观地展现在广大消费者面前,打通线上销售的“新赛道”,拓宽产品的市场销路。
从精耕细作到创新求变,程庄草莓种植基地用实践证明,乡村产业的发展不一定需要高大上的投入,脚踏实地,用心经营,同样能闯出一片新天地。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草莓园,未来必将更加“红火”。(蒋金磊 沙润崇)

责任编辑:张丽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