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县域经济网讯 8月5日,在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陆营镇乔营村300亩郁郁葱葱玉米田里,机井内的水从卷盘式喷灌设备的喷枪口内喷流而出,正源源不断地向田间输送“甘霖”。
“这300亩的玉米地,利用两台喷灌设备,要争分夺秒地浇上十来天才能浇完一遍,播种到现在前后浇了三四遍水,由于浇水浇得勤,现在长势良好。”站在玉米地头,陆营镇乔营村种植大户乔红英说道。
当前正是秋作物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自7月入夏以来,卧龙区遭遇持续高温干旱天气,农业生产面临严峻考验。为应对当前干旱形势,该区陆营镇迅速行动,多措并举开展抗旱保苗工作。
齐抓共管,织密抗旱“防护网”。该区陆营镇多次召开抗旱专题部署会,全面分析研判当前旱情形势,构建“班子成员包片、驻村干部包村、村组干部包地块”的三级责任体系,将全镇25个行政村划分为4个抗旱责任区,逐村逐地块排查旱情,重点检查机井出水、电力设施、管道畅通等情况,确保责任到人、任务到田。
精准帮扶,当好抗旱“服务员”。组织各村党员干部维修故障机井,确保各类水利设施“应修尽修、能通尽通”,全力提升灌溉效率,扩大有效浇水面积,为抗旱保秋提供坚实的硬件支撑。进入夏季以来累计完成地埋线断点维修35处,更换水泵58台,维修刷卡器20个,修复地埋管、水管100多处,目前全镇可用机井1038眼。针对老弱病残、外出务工家庭等浇地困难群体,组建多支志愿服务队,配备专业抗旱设备,为37户困难群众提供精准帮扶,做到“地块无遗漏、抗旱无死角”。
及时预警,全力应对旱涝急转。当地成立镇村两级防汛抗旱指挥小组,制定旱涝急转应急预案,及时清理渠道淤泥杂物,确保沟渠排水畅通无阻。密切关注天气情况,对可能出现的雨情、水情做到及早发现、及时发布,保证各村、组及时掌握汛情、灾情、险情。在信息沟通上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报”,在具体工作中做到领导带班、24小时轮流值班,延长灾情的预见期,一旦发生汛期,立即启动防汛应急预案。
同心发力,筑牢丰收“压舱石”。充分利用大喇叭、宣传车、标语、微信群等多种渠道,广泛向农户推送气象预警信息,宣传抗旱保苗知识和节水灌溉技术,引导农户克服“靠天等雨”思想,增强抗旱自救意识。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设“流动课堂”,现场示范“早晚浇灌防高温”“浅水匀浇保墒情”等科学灌溉技术,手把手指导农户调试设备、掌握灌溉节奏。积极协调供电部门开通“抗旱用电绿色通道”,24小时保障灌溉电力供应。党员干部带头在田间地头参与抗旱,以实际行动带动广大群众主动投身抗旱工作,形成“干部领着干、群众跟着干”的良好氛围,推动科学浇地技术落地见效。
截至目前,陆营镇已投入抗旱人力1500人次,动用机动抗旱设备972台套,累计浇灌面积达7.1万亩,有效缓解了农田旱情,为秋粮丰收奠定了坚实基础。(曹飞 梁扬)
下一篇:宛城区溧河街道:党建引领聚合力 抗旱攻坚保粮安
上一篇:方城县赭阳街道人大:履职尽责显担当 监督问效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