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闫店岗村党 群服务中心 李建武 摄
为了弘扬中华民族尊师重教传统美德,传承社会正能量与慈善精神,努力营造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激发更多人参与公益事业,激发学生内心潜力,当日上午,2025年闫店岗村爱心人士李瑞生捐资助学活动暨优秀学生表彰大会在
2025年闫店岗村爱心人士李瑞生捐资助学活动暨优秀学生表彰大会会场 李建武 摄
“我在上初中那一年,家里因交不起十三块六毛钱学费,我妈出去跑了一圈子也没借来一分钱,就流着泪对我说:‘娃呀,妈没用,对不起你。’”李瑞生在接受电话采访时说,那一刻,我再也无法控制自己委屈和失望的情绪,一头扑进妈妈怀里大哭起来,从那以后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就是柴米油盐贵,家穷百事哀。因此,我曾暗暗发誓,等我将来有能力了,一定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去资助那些有幸跨入高等学府的天选之子和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 就是这样,促使了今年54岁的李瑞生于2023年秋毫不踌躇地拿出1万元,对考入大学的10名同学给予每人1000元的资助。这不,今年他又拿出1万元善款,对考入大学和社旗县一高的优秀学生进行资助。

考入大学的学生获得1000元助学金 李建武 摄
当镇村领导先将饱含深情的善款交到孩子们手中,然后又为他们佩戴上红底黄字绶带和象征荣誉与希望大红花的那一刻,台下响起了阵阵掌声,这掌声不仅是对善举的尊重与致敬,更是对学子们的祝福与鼓励。台上,当同学们接过捐款的那一瞬间,个个脸上绽放着难以掩饰的激动笑容,眼眶里闪烁的泪光,映照着这份爱心的分量,这不仅是一笔物质上的支持,而是精神上的激励,更是一份沉甸甸的信任与期许。
考入社旗县一高的学生获得500元助学金 李建武 摄
考入大学代表魏慧远同学在分享心得时,首先感谢李瑞生叔叔的爱心捐助,也感谢各级领导与家乡的支持。同时,也毫无保留的给在场的高中同学分享了自己的学习经验。最后,她表示,深知这份奖学金背后承载的期望,未来进入大学后,会更加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毕业后争取回到家乡、回馈家乡,将这份爱心传递下去。
考入大学代表魏慧远同学发言 李建武 摄
社旗一高在校二年级学生刘佳伟同学也上台表达了感谢,她说,李瑞生叔叔的故事让自己深受触动,未来二年的高中生活,也会以优秀学长学姐为榜样,以更勤奋的态度备战高考,争取考上理想的大学,不辜负这份沉甸甸的爱心。唐林山在讲述李瑞生用朴实的行动诠释“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情怀且不求回报的善举时说,首先对李瑞生的爱心善举表示最诚挚的感谢,称他的行为让“互助互爱”的传统美德在闫店岗村得以传承、发扬光大。其次,他希望受助学子牢记家乡的关怀,无论走到哪里,都不忘根、不忘本,用优异的成绩回报社会、回报家乡,并表示村里将继续关注教育事业,为更多学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让爱心助学的暖流持续涌动。
“爱心人士送上的不仅是一份物质上的帮助,更是传递了全体村民尊师重教、崇文尚学的优良传统和浓浓乡情。它,汇聚起的是沉甸甸的爱心,点燃着的是莘莘学子心中的希望之火。”付晓瑞在讲话中,寄希望于这些同学不忘桑梓之情,常怀感恩之心,永葆进取之志,砥砺奋斗之行。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以知识为翼,以奋斗为帆,在人生的道路上书写精彩篇章,成为对
“李瑞生老大哥这几天忙着出车送货,特意托付我给大家捎几句心里话。他说,‘我没读过多少书,但我明白知识能改变命运的道理。孩子们尽管在学校安心读书,将来有能力了,把这份爱心接着传下去,比啥都强。咱既不是老板也不是企业家,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工,可不要宣传,我只是想在他们身上延续我当年未能上大学的遗憾。’”唐林山谈及李瑞生现在情况时说。
听了李瑞生既饱含着普通村民对后辈的殷切期望,更传递着一份穿透岁月的温暖力量朴实亲切而字字滚烫的话语,让在场所有人深受触动,还有不少人流下热泪,暗自为李瑞生因“穷”与大学无缘,因“爱”捐资助学的爱心行动竖起大拇指。

闫店岗村制作的《榜样力量励今人 典范事迹永相传》光荣榜 李建武 摄
据了解,闫店岗村把考入大学的6名大学生简介,制作成《榜样力量励今人 典范事迹永相传》光荣榜 ,张贴在村政务公开栏里。当天受助的6名大学生每人获得1000元资助金,其他考入社旗县一高的每人获得500元资助金。 近年来,太和镇把尊师重教工作摆放在与中心工作同谋划、同部署的重要位置,实施深化教育改革,积极为教育办实事,不断加大经费投入,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加快推动了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在全镇形成了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风尚,像闫店岗村拿出资金表彰优秀学子和李瑞生个人捐资助学的层出不穷。
“下一步,太和镇将一如既往地重视和支持教育事业发展,不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努力为孩子们创造更好的学习成长环境。”付晓瑞表示。(赵兰奇 李建武)

责任编辑:张丽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