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县域经济网讯 8月16日,南阳市卧龙区英庄镇卫生院的中医馆内,艾香氤氲,骨干医师徐向林正带领诊疗团队,有条不紊地为二十余位居民辨证施治。诊脉、开方、施灸、理疗……一派忙碌而有序的景象,生动勾勒出该院将优质中医药服务深植基层土壤、普惠一方百姓的民生图景。
“我们始终锚定‘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优质中医药服务’的目标,深耕适宜技术,倡导‘绿色处方’与‘治未病’理念,全力守护乡村群众的健康。”该院中医科科长朱浩瑞的这番话,道出了卫生院发展中医药事业的初心。
今年以来,面对辖区人口基数大、老龄化程度加剧、慢性病高发的现实难题,英庄镇卫生院将中医药发展作为破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关键抓手,推动中医药服务能力实现质的飞跃。高标准建成的550平方米省级中医馆,堪称基层中医药服务的“标杆阵地”——这里整合了3间特色诊室、标准化中药房、煎药房、4间专业治疗室,还配套300平方米的康复大厅,50余台套先进诊疗设备高效运转,为中医药服务开展筑牢硬件根基。
在服务模式上,卫生院坚持“传承不泥古,创新不离宗”,打造“传统适宜技术+现代理疗设备”深度融合的特色路径。中医师团队严守“望闻问切”四诊合参传统,为患者量身定制“一人一方”的精准方案;煎药机既保障药效,又大幅提升取药效率;针灸、拔罐、推拿、特色葫芦灸等传统技法,与微波、中频等现代理疗设备协同发力,让传统中医的“巧劲”结合现代科技的“精准”;日间病房模式让患者“随治随走”,后续配套的健康跟踪服务,更让诊疗关怀不断档。
人才是中医药传承创新的核心支撑。该院现有12名中医师,占全院医师总数的52%,其中副高级医师1名,团队技术精湛、经验丰富。为强化人才梯队建设,卫生院持续开展培训,已为村级医疗机构培育36名中医药技术骨干;同时借力信息化平台建立居民健康档案,推动中医药服务向“智能化、精准化”升级,让传统医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碰撞出便民新火花。
聚焦特色服务拓展,卫生院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民生答卷”:
依托城市医疗集团资源,建成标准化中医康复中心,2025年上半年中医药服务收入同比增长超56%,服务能力实现翻倍,让更多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专业康复服务;
推动中西医深度协同,实现临床科室全覆盖。住院患者采用“西医诊断+中医调理”的联合诊疗模式,对脑卒中后遗症、颈肩腰腿痛等常见病、多发病的中医参与率达100%,治疗有效率提升25%,为患者康复注入“中医动力”;
新启用的医养结合病区,精准对接失能老人、术后康复患者需求,已收住68人,患者满意度高达95%,用“医养一体”的温暖服务破解养老照护难题;
针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建立5025份精准健康档案,通过“每周随访+季度评估”的精细化管理,显著提升慢病控制达标率,为居民健康筑起“防护墙”;
29支家庭医生团队主动下沉,确保辖区重点人群签约率100%,让中医药服务“走进家庭、贴近百姓”;
创新举办8场“中医药文化夜市”,通过义诊、科普、体验等接地气的形式,让艾香伴着健康知识走进群众生活,大幅提升中医药知晓率与认可度。
“英庄镇是人口和农业大镇,中医药‘简便验廉’的优势,在慢性病治疗上事半功倍,实实在在减轻了群众负担。如今,中医馆的高效运行已成为医院发展的‘后劲引擎’,真正扛起了医疗服务的‘半边天’。”院长崔仲红表示,卫生院已实现从“被动接诊”到“主动健康管理”的转型。未来,该院将持续深化与城市医疗集团的协同合作,重点提升中医康复、慢病管理、医养结合三大核心能力,力争将患者满意度稳定在95%以上,温暖更多基层百姓,为“健康卧龙”做出积极贡献。(勾志彦 张付俊)
下一篇:暂无
上一篇:卧龙区七里园街道:深耕人居环境整治 擦亮街巷“幸福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