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管:河南广播电视台   主办:河南电影电视制作集团
  • 设为首页
  • 河南县域经济网

    城市新闻:


    内乡县马山口镇:银龄阅读 夕阳生香

    首页 > 南阳 > 正文

    日期:2025-08-21 10:24:00    来源:河南县域经济网    
               河南县域经济网讯 8月20日上午,酷秋的阳光透过玻璃窗户,洒在南阳市内乡县马山口镇文化服务中心图书室的书架上,七八位白发老人在书桌旁,手捧吐香的书页,时而凝神细读,时而高声辩论。书桌上,《道德经》《战策》《百战奇略》等,被翻动得哗哗作响。这里是老人们的精神驿站,也是千年古镇艺术修身的生动缩影。
    图片6
            80多岁的杨老先生翻开《道德经》,指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句子感慨道:“咱马山山清水秀,正是因祖辈懂得道法自然,保护山林,顺应四季,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展现了马山口画卷。这才是修身之本啊!”他的话音刚落,退休教师李老先生接过话头:“《战策》里讲了‘不战而屈人之兵’。做人何尝不是?遇事少争执,心宽路自宽,这就是最好的策略”。引得众人连连点头。
            书桌的另一头,退休老兵刘洪洲举起《百战策略》:“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光用于打胜仗。去年村里土地流转闹矛盾,我就用这个法子,摸透双方需求,调解成了”。书中的战略智慧被他转化为化解邻里纠纷的“心法”。
            马山口镇的修身文化,深植于千年文脉。老人们谈起家乡满是自豪。“老辈人说‘下汉口,上河口,要上就上马山口’。咱这儿是历史上最大的中药材集散地之一。南来北往的商人守诚信,重仁义,这才有了旱码头的美名。童谣月亮走,我也走,我给月亮赶牲口,一赶赶到马山口,在耳边回荡,仿佛穿越商家驼铃叮当的旧时光。”陈丰玉老人高兴地说。
    图片7
    文化志愿者协助老人使用“河南数字书屋”
            红色基因亦为修身注入力量。1948年,豫西六地委、专属、军分区曾驻扎马山口,在此开展剿匪反霸、土地改革、策划南阳解放。老员杨立功常说起这段历史。“烈士碑上刻着351位烈士的名字,更刻着纪律严明。就像《一枚铜钱》的红军,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修身先要修心,心正则行端”。杨老人看着《红色纪念》朗声地说。
            阅读点亮银龄生活,图书室不仅成了修身课堂,更成为修身纽带。82岁的王秀玲分享道:“儿女在外,以前总觉得孤单。如今有了这个平台,书读累了来跳段手指舞,唠唠家常,日子有滋有味。文化志愿者提供的‘有声书’为视力衰退的老人阅读红色经典,让《共和关键时刻》的峥嵘岁月在耳畔重生,真是太好啦!”
            马山口镇高度重视银龄阅读,让书香绵长,冬开暖风,夏备凉茶,图书室四季温馨。镇文化服务中心还组织了“青壮带银龄”活动,年轻人帮老人操作电子阅读,老人则以人生智慧解答青年困惑。
            到了快下班时间,老人们合上书本,意犹未尽。王运亭老人突然高声吟道:“书是遮挡风雨的伞,是黑夜照明的灯塔,是柳暗花明的路口。不仅属于年轻人,也属于我们老年人!”话短情长,道出了银龄阅读的真谛。
            窗外的阳光宛如一幅动态的道法自然的图画。图书室里的温馨,正为这幅千年画卷添上最温润的注脚。(谭庆)
    责任编辑:张丽雯 


    下一篇:暂无
    上一篇:新野县上港乡:参军光荣 奉献可敬 青年勇争

    关于我们 |本网动态 |人员名单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