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县域经济网讯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鹊桥。8月28日上午,一场以“七夕座谈会,传承爱文化”为主题的文明实践活动在南阳市内乡县马山口镇温情上演。活动分上下两个时段,通过故事分享、家风交流、诗歌竞赛与文艺表演,让场内人员在传统节日氛围中感受“爱”的多元内涵与文化传承。
上午九点,马山口镇图书室里座无虚席,活动第一阶段正式开启。文化服务中心的李均怀老师率先登场,以生动的语言讲述了“南阳版牛郎织女”的故事。不同于广为人知的传说版本,李老师的讲述融入了南阳本地的地名传说与民俗细节。让听众对七夕文化的现实精神有了更深的理解,同时在熟悉的地域文化中拉近了与传统故事的距离。“传说里的爱不仅是浪漫,更有坚守与责任,这正是咱老祖宗留下的精神财富。”李老师的话引发了在场群众的共鸣。
随后,镇妇联主任马凯结合《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主题,分享了自己的学习心得。她以本地和睦家庭的真实案例为切入点,强调“七夕的爱不止于情侣,更包含家庭中的亲情与责任”。“好家风是爱的传承载体,夫妻互敬、邻里互助、孝老爱亲,这些都是七夕文化在当代的生动体现。”马凯的分享让大家对“爱文化”有了更贴近生活的理解。
分享环节后,“以爱为题”的七夕诗赛将气氛推向高潮。参与者们即兴创作,用七言诗表达对爱情、亲情与乡情的感悟。经过现场投票,两首作品脱颖而出。其中一首写道:“星河耿耿映人间,鹊桥岁岁盼团圆。夫妻相携人生路,柴米油盐也是甜。”另一首则聚焦家风传承:“七夕传情千年久,家风如灯照心头。孝亲敬老传家远,爱满家园岁月悠。”朴实的诗句饱含真情,赢得了阵阵掌声。
后半时,活动转场至马山口镇文化合作社,文艺表演精彩登场。诗伴舞《春江花月夜》率先亮相,演员们身着常装,在悠扬的乐曲中舒展身姿,配合着“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诗句朗诵,将古典意境中的“思念之爱”演绎得淋漓尽致。随后登场的新编版小戏剧《许士林祭塔》更是紧扣“爱的传承”主题,剧中许士林对母亲白素贞的孝亲之情、白素贞与许仙跨越磨难的夫妻之爱,通过演员们的细腻表演打动了在场的人,不少人在剧情高潮时红了眼眶。“剧中的爱有坚守、有牺牲,更有子女对父母的感恩,这正是咱们要传承的价值观。”现场一位观众感慨道。
活动结束后,参与人员仍意犹未尽。“这样的活动让七夕节有了温度,也让我们明白传统文化不是书本里的文字,而是能融入生活的精神力量。”一位村民的话道出了大家的心声。
此次七夕座谈会以多元形式解读“爱文化”,不仅让传统节日焕发新活力,更让“爱与责任”的文化基因在传承中扎根人心。(谭庆)
下一篇:方城县博望镇:科技型“五老”誉满梨园
上一篇:唐河县兴唐街道:优化营商环境 激发经济发展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