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县域经济网讯 为切实提升全体师生的安全意识与应急处置能力,夯实平安校园建设根基,方城县卫生职业中等学校于9月6日精心组织开展了以“消防安全,安全急救”为主题的新学期第一课活动。活动通过“理论讲解+实操演练+互动答疑”的多元形式,为师生们呈现了一堂兼具专业性与实用性的“生命安全必修课”。
消防安全课堂:筑牢校园“防火屏障”
在消防安全课堂上,学校安全员李国良老师重点讲解了校园消防安全知识,结合近年来校园火灾典型案例,深入剖析了火灾成因、初期火灾扑救要点及火场逃生技巧。“宿舍违规用电、私存易燃物品等,都是校园火灾的重要隐患,必须时刻警惕。”李老师结合学校教学楼、宿舍等场景,详细阐述了不同区域的火灾风险点与预防措施,特别强调:“火灾发生时,保持冷静、低姿逃生、不盲目乘坐电梯,是保障安全的关键。”
理论讲解后,现场演示了灭火器“提、拔、握、压”四步操作法,并手把手指导师生熟悉器材使用细节。随后,校园消防警报准时响起,疏散演练正式启动:各班级教师迅速组织学生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腰低姿,沿指定路线快速撤离;整个疏散过程高效有序。
应急急救课堂:专业医师授技,守护生命“黄金4分钟”
活动伊始,卫校附属中医院牛巍主任、杨航护士长分别以校园常见意外为切入点,结合真实医疗案例与图文视频,系统讲解了运动扭伤、烫伤、鼻出血、心脏骤停等突发状况的应急处理方法。作为临床经验丰富的医师,牛主任特别强调:“意外发生后的‘黄金4分钟’是抢救生命的关键窗口,尤其是心脏骤停,正确的急救操作能大幅提升患者存活率。”
为帮助师生理解专业知识,杨航护士长用通俗比喻拆解核心技能:“心肺复苏术就像给停跳的心脏‘按下重启键’,海姆立克法则则是异物卡喉时的‘急救利器’。”讲解后,她借助人体模型完整演示了心肺复苏术(CPR)的标准流程,从判断环境安全、确认患者意识,到手掌叠放位置、按压深度(5-6厘米)与频率(每分钟100-120次),再到开放气道、人工呼吸的细节,每一步均细致拆解。随后,师生分组实操,牛巍主任、杨航护士长逐一纠正“按压位置偏移”“手臂未伸直”等问题,确保大家掌握规范操作。
校长郭全辉表示:“作为卫生职业院校,我们始终将‘生命至上、安全第一’放在首位。此次由校内专业人员主讲,既能发挥我校医疗与安全管理优势,也让知识讲解更贴合师生日常。”据悉,学校后续将把急救与消防安全知识纳入校本课程,每月开展安全主题班会,在教学楼、宿舍区增设消防设施标识,并计划联合附属中医院开展“急救技能进班级”活动,构建常态化校园安全防护体系。
新学期,新起点。此次新学期第一课以“专业授课+实战演练”的形式,让安全知识真正入脑入心。师生们纷纷表示,将把所学技能转化为行动自觉,共同守护校园平安,为成长筑牢安全屏障。(马彪 郁长峰)
下一篇:暂无
上一篇:镇平县女退役军人蒲菁菁:光荣参加“9.3”大阅兵 踏浪逐梦 不一样的民兵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