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峰院长首先介绍了狂犬病。他说,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的急性致死性传染病,全球99%的病例由犬传播,携带病毒的动物咬伤或接触人体皮肤黏膜都可能导致人感染。随着春季气温回暖,猫狗等动物进入发情期,对外界刺激更为敏感,伤人风险增加,掌握正确的犬、猫伤后处置方法至关重要。
对于狂犬病暴露分级与处理,杨峰院长依据《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进行了说明。Ⅰ级暴露只需用肥皂水清洗接触部位;Ⅱ级暴露需立即清洗伤口并接种疫苗;Ⅲ级暴露则要清洗伤口、接种疫苗并注射被动免疫制剂。同时,他还强调了伤口处理的正确方法,包括用肥皂水和流动清水交替冲洗15分钟,以及用稀碘伏消毒等注意事项。关于暴露后疫苗接种,目前我
在艾滋病防控知识讲解中,杨峰院长介绍,艾滋病是由人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具有传播迅速、发病缓慢、病死率高的特点。病人及HIV携带者是传染源,人群普遍易感,病毒会破坏人体免疫系统,引发
杨峰院长呼吁同学们洁身自爱,避免高危行为,若有高危行为史应及时主动检测,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同时,禁毒是防艾的关键,减少毒品滥用既能降低因共用注射工具和高危性行为导致的艾滋病传播风险,又能保护人体免疫系统。
此次健康科普知识进校园活动,内容丰富实用,增强了同学们对狂犬病和艾滋病的防范意识,提高了自我保护能力。回车一中的师生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希望今后能有更多这样的活动走进校园,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冯新迅)

责任编辑:张丽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