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初期,最棘手的是陈年死角:老旧小区的楼道杂物、背街小巷的垃圾死角、沿街商户的乱堆乱放。代表们没喊一句“大家快清理”,而是先卷起袖子自己上。王代表踩着凳子铲掉墙上的小广告,手上沾了胶水就用洗洁精一遍遍搓;薛代表帮独居老人搬楼道里的旧家具,累得额头冒汗,却笑着说“您别管,我年轻有力气”;针对商户抵触“挪货物”,代表们凑钱买了统一的收纳架,上门帮着归置整齐,还联系社区画了文化墙遮挡斑驳墙面。看着代表们不怕脏、不叫苦,居民们也主动加入:有的拿来扫帚扫楼道,有的帮着劝邻居清杂物,原本“干部干、群众看”的僵局,变成了“代表带、大家干”的热闹场面。对整治后的长效保持,代表们更上心:牵头成立“楼栋议事会”,和居民约好“每周三小清扫、每月一大清”;在背街小巷装了12个分类垃圾桶,自己轮班值守教大家分类;对易反弹的“乱贴乱画”,发动人大代表定期巡查。
如今走在赭阳街道,楼道通畅了、墙面干净了、巷子里能看到小花坛——这些变化里,藏着人大代表弯腰铲垃圾、抬手画墙画、上门劝整改的身影,藏着他们“把群众家门口的事,当成自家事来办”的奉献真心。(蒋金磊 关升)

责任编辑:张丽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