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实现服务管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覆盖、无死角”,文化社区按照“每300-500户划分一个网格”的标准,结合辖区商业密集、人口流动大的实际功能布局,共划分8个网格,其中包含1个新华城市广场专属网格(涵盖丹尼斯百货、丹尼斯超市、苏宁易购、兴达国际写字楼等核心商业区域,住户900户,商户1200余家)。
在组织建设上,8个网格均同步成立网格党总支,构建起“社区党委—网格党总支—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的四级组织架构,让党的旗帜在网格一线高高飘扬。网格长由社区“两委”成员担任,确保决策落地“零距离”;专职网格员由街道聘用人员和退役军人担任,强化专业服务能力;兼职网格员吸纳辖区党员、居民代表、楼栋长、志愿者、退休人员、新就业群体等力量,形成“全员参与、全域覆盖”的网格队伍格局。

文化社区充分发挥网格化管理“精细化、高效化”优势,将日常走访巡查、采集人员信息、政策传达、调处矛盾纠纷、发现上报安全隐患、关心帮扶特殊重点人群等工作融入网格日常,真正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
政策传达“无断层”。通过入户走访、微信群推送等方式,第一时间将医保缴纳、60岁独生子女奖扶办理、高龄认证等惠民政策传递到每户居民,确保政策知晓率100%。
民情收集“全天候”。网格员通过日常巡查、居民反馈等渠道,实时收集下水道堵塞、设施损坏、邻里纠纷等诉求,建立台账动态销号。
矛盾化解“面对面”。网格长凭借对辖区情况的熟悉,第一时间介入邻里纠纷、物业矛盾等问题调解,避免“小事拖大、大事拖炸”。

针对商圈商户密集、人员流动大、诉求多元的特点,新华城市广场专属网格重点做好“精准服务+共治共享”,规范经营秩序、整治环境卫生。
搭建议事平台。由商圈联合党委牵头,联合7个驻区党组织,建立“商户—物业—社区—职能部门”多方沟通机制,通过40余场联席座谈会破解经营难题。
破解治理难题。面对流动商贩管理与居民生活需求的矛盾,推行“科学规划、多元共治”模式,打造“时光里美食街”和小吃一条街,既解决商贩生计问题,又激活夜经济活力。
强化党员示范。在商户中设置“党员示范岗”,推广特色业态,带动商圈整体服务提升,吸引客流回归。

通过网格化治理,社区服务效率显著提升,居民满意度持续提高,尤其新华城市广场专属网格成效突出。
化解历史矛盾。针对商圈因返租纠纷、疫情冲击陷入的困境,网格联合党员律师志愿服务队,成功调解返租矛盾近2600起,促成补充协议签订,为商户减免租金近300万元、争取创业贷款400余万元,稳定了商户的经营信心。
激活商圈活力。通过规范流动商贩管理、打造特色街区,商圈日均客流量较之前大幅增长,空铺率大幅度下降,实现“商户盈利、居民满意”的双赢。
提升治理效能。建立快速响应机制,累计解决商业经营与居民生活矛盾30余起,如噪音扰民、交通拥堵等问题,推动商圈从“无序管理”转向“规范有序”。
下一步,文化社区将继续深化网格化管理,以党建为引领、以服务为核心,持续提升网格治理精细化水平,为居民和商户创造更优质的生活经营环境。(张鑫)

责任编辑:张丽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