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管:河南广播电视台   主办:河南电影电视制作集团
  • 设为首页
  • 河南县域经济网

    城市新闻:


    南召县石门乡:“一村一品”促增收

    首页 > 南阳 > 正文

    日期:2025-11-26 15:45:15    来源:河南县域经济网    
             河南县域经济网讯 初冬时节,南召县石门乡山根村的香菇大棚里,村民曹振鹏正照料菌棒:“村里给技术、找销路,今年我种了6万袋香菇,预计收入15万元。”这是该乡以“一村一品”推动乡村振兴的生动缩影。
            乡村振兴,产业是根基。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实践进程中,南召县石门乡凭借本地的资源优势,以“传统产业提质升级、特色产业实现突破、产业链条有效延伸”为关键着力点,探寻出一条“种植精良、养殖精细、产业链条长、百姓富裕”的特色产业发展路径,使得产业兴旺成为乡村振兴的有力支撑。
            石门乡秉持“一村一品”的发展导向,深度挖掘“土”资源,做足“特”文章,推动传统种植产业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在山根村,香菇种植已成为村民的“金色产业”。2020年,村两委牵头建设了7个标准化香菇大棚和1座冷库,为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今,该村香菇年种植量达70万袋,不仅达成了“户户种香菇、家家能致富”的目标,更成为周边村学习的典范。
            在该乡大冲等5个村,花卉苗木种植则铺就了另一条增收途径。大冲村已发展种植户50余户,种植面积达300亩,苗木数量超过100万株,产品远销全国各地。更为可喜的是,村民在种植过程中练就了精湛的嫁接技术,成为“田秀才”“土专家”,每年仅外出嫁接作业人均增收超6万元。“过去依靠老天吃饭,现在凭借技术创造财富,日子越过越有盼头!”大冲村村民王大哥笑着说道。
            在特色养殖这一新兴领域,石门乡同样开辟了一条生态循环的新道路。在稳固传统蛋鸡、肉牛、山羊养殖的基础上,石门乡瞄准市场空白,鼓励各村探索新兴特色养殖,寨沟村的蚂蚱养殖便是典型范例。2020年,寨沟村引入生态连环套养模式,利用10余亩闲置土地种植墨西哥玉米草喂养蚂蚱,蚂蚱粪反哺鱼塘养鱼,全程不使用农药、化肥,实现绿色循环。基地每年可养殖4批蚂蚱,每批45天即可上市,首年投入30余万元便实现回本盈利。如今,村里不仅开发出干煸蚂蚱等特色美食,更打通了“生产 + 加工 + 销售”的全产业链条,让小蚂蚱在大市场中崭露头角。“这种模式占地面积小、见效快,还带动了10余户村民务工,户均年增收2万多元。”寨沟村党支部书记介绍道。
            石门乡并不满足于“种得好、养得好”,更着力提升“卖得好、附加值高”,并以艾草产业为突破口,推动产业链向纵深拓展。他们以华康艾制品有限公司为龙头,先后引进高精端艾制品开发、仓储物流、电商销售等企业入驻,形成涵盖艾草、艾条、艾绒、灸具等的全品类矩阵,产业园年产值突破千万元。近期,南阳市艾洁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落户,其洗洁精、洗衣粉、艾皂生产线已投入生产,年产洗化制品6000余吨,进一步拓宽了产业边界。产业链的延伸,更为群众带来了“家门口”的就业机遇——园区定向为脱贫户提供150余个岗位,人均月工资超3000元,让留守劳动力能够兼顾家庭与增收。
            “未来,我们将持续深耕特色产业,强化产业链思维,让更多群众分享产业增值收益,走出一条具有石门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石门乡人大主席陈肃表示。

    责任编辑:张丽雯
     
     

    下一篇:千年艾香育新匠:南阳第二期保健艾灸师认证火热开班
    上一篇:社旗县郝寨镇:“优”无止境 共“营”未来

    关于我们 |本网动态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