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扶贫3年多来,马龙以强村富民为己任,抓党建、跑项目、夯基础、兴产业,带领曾经软弱涣散的贫困村龙王庙实现了翻天覆地的巨变——村党支部领导强劲有力,基础设施全面完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产业就业一枝独秀,82户、219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顺利脱贫,该村各项工作走在了全县前列。

2017年初,马龙刚到龙王庙村驻村时,原支部书记患病卧床三年,村里三年没有开展过党组织生活,连续两年没有发展新党员,党组织没有凝聚力和战斗力,工作处于瘫痪状态。面对这一难题,他深入走访广泛听取群众意见,迅速向镇党委汇报,推荐有能力、有作为、有担当的致富带头人李印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借助村“两委”换届,配齐配强村“两委”干部,并制定完善了村级重大事项决策机制和学习制度、服务制度,“两委”成员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形成了合理有序的工作机制和高效负责的领导集体,村里有了“主心骨”,为脱贫攻坚工作顺利开展奠定了政治基础。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结合龙王庙的村情实际,马龙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扶持,改善基础设施,3年来争取各方资金1300万元,硬化道路20.3公里,安装路灯200盏,新建自来水厂2座,新建桥梁3座,塘堰清淤8座,新打机井9眼,加固河堤河坝2700米,解决了群众出行难、吃水难和产业发展难。

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马龙因地制宜制定了产业发展规划,短中期养殖小龙虾、光伏发电、种植苗木花卉、中药材,长期发展乡村旅游,逐步建成春有花、夏有荷、秋有果、冬有药,集吃、娱、玩为一体的乡村旅游大格局。目前,建成150亩小龙虾养殖基地,1000亩苗木花卉、300亩中药材驯化、150亩品种梨种植基地,所有贫困户通过土地流转、基地务工等途径,户均增收2000元以上。
在驻村扶贫期间,马龙时刻把群众冷暖记心间,贫困家庭情况烂熟于心,用真心换真情。他把群众当亲人,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被称为百姓的“贴心人”。贫困户冯天强父母早亡,留下三间石棉瓦房,残垣断壁摇摇欲坠。早些年冯天强游手好闲,嗜赌酗酒,妻子高巧心灰意冷,离家出走。冯天强自此一蹶不振。马龙经过苦口婆心反复动员,冯天强解开了“思想疙瘩”,利用到户增收资金购买一辆三轮车,在附近乡镇拉家具、收废品、卖水果,钱包慢慢鼓起来,日子一天天好起来。得知丈夫转变后,2019年妻子高巧春节回家看到自家翻天覆地的变化,心中百感交集,回归家庭安心生活。

困难群众李丰成、李丰有两兄弟,一个大病初愈、一个脑梗致残,马龙利用“七改一增”资金,动手为他们改善生活条件,硬化院内地面,铺设无障碍通道,改厨、改厕,庭院面貌焕然一新。李丰成握住马龙的手动情地说“我睡着的时候经常会被笑醒,我现在过上好日子,多亏了你的贴心关照”!(河南广播电视台记者 孙喜增 通讯员 廖涛 李姿颖)
(责任编辑:何昱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