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平县地处南阳盆地北部,总面积1500平方公里,辖22个乡镇街道,105万人,农村宅基地24万余宗,做好农村宅基地及住房确权登记工作,让农民吃上“定心丸”,是促进农村和谐稳定、深化农村土地产权改革、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基础性工作。今年是农房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冲刺年,体量大、矛盾多、时间紧,如何实现年底完成发证的硬任务,成为摆在镇平县自然资源局面前的一次重大考验。对此,镇平县自然资源局不等不靠不怨、主动担当作为、积极探索实践、大胆革新创新、创造性的建立了“整村会审、分类处置、旧证回收”三步工作法和“互联网+农房登记”工作新机制,推动了全县农房登记发证工作的扎实开展。
一、成立专班,广泛宣传造氛围
为确保农房发证工作的推进,镇平县自然资源局报请县政府成立农房登记发证工作领导小组,抽调自然资源、住建、农业农村、财政、督察中心等单位20余名业务骨干成立工作专班,印发农房发证工作方案,与中兴公司合作建设南阳(镇平)农房登记信息平台,建立了目标考核督察通报的工作推进机制。同时,采取张贴通告、发放农房登记宣传手册、播放《致全县农民朋友一封信》、微信推广、刷写墙体标语、组织培训推进会等形式,多载体多层次广泛宣传农房登记发证的重大意义和政策要求,为工作的开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学习先进,对标对表找差距。
“农村工作三台戏,计生殡葬宅基地”,宅基地和建房问题时间久、矛盾多、难度大,如何在农房登记工作中破解这个长期困扰基层政府的老大难问题,镇平县自然资源局经过座谈讨论,首先坚定了“必须干,干必成”信心,其次是确定了“外学先进、内联实际、试点先行、稳步推进”的工作思路。年初,派出工作组先后到郏县嵩县等试点县考察学习农房登记发证工作的先进经验和典型案例,回来后召集农房办和14个标段项目经理连续组织五次研讨会,对比兄弟县市与镇平的基本县情,在工作思路理念、组织构架、审批流程、推进措施以及队伍精神状态等方面找差距,结合镇平实际研究解决办法,初步形成了大胆探索、敢为人先、锐意进取、追求卓越的浓厚工作氛围。
三、试点先行,查漏补缺建机制。
镇平自然资源局在充分调研论证后报县农房办确定了权调测绘基础好、数据库建设质量高、特别是乡镇重视程度高的晁陂镇刘沟等三个村作为全县首批发证试点。晁陂镇政府高度重视,立即成立工作专班,与县农房办一道进村入户开始收集资料、确认签字、审查核准及数据录入平台等工作。试点工作坚持问题导向,注重细节,发现问题,研究对策,健全机制。如在试点中发现的群众远程签字难、逐宗审核效率低、纸质审批签字繁琐、一户一宅难认定、相邻关系人指界不清、线上线下融合审批、权籍数据入库落宗等问题,都在县乡村工作人员群策群力集中研讨后得到了有效的解决,并总结形成了“整村会审、分类处置、旧证回收”三步工作法和“互联网+农房登记”等具有鲜明镇平特色的农房登记发证工作新机制。
四、周密组织,开辟绿通提效率。
镇平农房体量大、任务重,为进一步提速增效,且与日常不动产登记工作互不影响,镇平县自然资源局筹措资金50万元,建设南阳(镇平)农房审批发证信息平台,增置20余台电脑打印机扫描仪设备,组建20人的农房内业登记发证工作组,在不动产登记中心开辟农房绿色通道。从权籍数据落宗、申请资料录入、受理审核、登簿缮证、打证归档到免费快递送达实行一条龙流水线作业,每个环节明确职责、人员、时限、质量标准等目标要求,落实考核奖罚机制,确保了全县农房发证工作的高效运转,让农民群众真真切切感受到坐在家里不用跑腿不出村就能领证的优质服务。
五、全面推进,严格督导见实效。
7月中旬,镇平县已在晁陂镇试点工作的基础上,研究制定出一整套职责上分工明晰,程序上环环相扣,审批线上线下融合的“三步工作法”和“互联网+农房登记”工作机制,全县农房发证工作整体全面铺开。县农房办建立农房项目管理、每周例会、周报月报等制度,全面加强工作督导通报力度。对乡镇政府重点督导专班成立、宣传氛围营造、组织整村三级会审、网上审批等工作进度,对各项目标段重点督导项目部人员考勤及权籍数据提交录入、调查成果质量、档案资料收集整理等工作进度。实行周统计、月排名通报,严格落实罚劣奖优,与乡镇目标考核和标段资金拨付挂钩,极大的促进了各乡镇工作的责任感和积极性主动性,推动镇平农房发证工作稳步扎实开展。至目前,已约谈农房中标公司经理4人,处罚6个标段,完成农房数据录入29个村12000余宗,登记发证2262宗。
如今,镇平的农房登记发证工作正沿着规范、有序、健康的轨道向前发展。镇平自然资源人正在优化营商环境的战线上脚踏实地,挥洒汗水,奉献青春,忠心践行着共产党员为民办实事的初心使命和不断改革创新的忠诚担当。正如镇平县确权登记局的郭正鹏副局长说的那样:我们在农房不动产登记发证这项改革工作中开阔了眼界思路,学会了创新担当,提升了能力水平,锻炼了人员队伍,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干好这项惠民富民工程,争做出彩自然资源人。
(责任编辑:程海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