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铸魂育人。券桥镇是革命老区,革命文物资源丰富。如今,这些珍贵的红色文化资源,已成为了乡村振兴的“硬核”动力,激励着券桥儿女传承红色血脉,奋力拼搏进取。为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去年5月份,该镇开展了学党史、重走“红色地标”、感悟初心使命活动,在该镇沈营村中共南阳特委遗址,大家纷纷表示,回望中国共产党人过往的奋斗路,永远不会忘记走过的路,不会忘记走过的过去,不会忘记为什么出发;眺望前方奋进路,继续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始终保持革命者大无畏的奋斗精神,鼓起迈进乡村振兴新征程、奋进现代化建设新时代的精气神。在土山村崔庄方城会议遗址,大家表示,将继续传承和发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以脱贫攻坚战的胜利为新的起点,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成果,衔接推进乡村振兴,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做出积极贡献。
法治文化,护航振兴。按照主题鲜明、通俗易懂、因地制宜、注重特色的原则,先后建成镇区交通街等一批法治文化示范街、示范单位、示范村等,建成投运一批嵌入德治名言、法治漫画、法律条文、法治典故以及道德楷模事迹简介等内容的法治文化墙,让“墙体代言”,使“漫画说话”,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感受法治、接受法治。把开展法治文化活动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普法宣传活动等结合起来,使广大村民在寓教于乐中养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化解矛盾用法、解决问题靠法的良好习惯。实施精准高效法治文化传播,将法治文化活动融入到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校园、文明家庭等创建活动之中,使法治文化从灌输式、被动式向感性共鸣、自觉接受方向转化,有效提升广大农民群众的法治素养。在全镇执法单位、执法人员中大力宣传弘扬“刚正不阿、执法如山、执法为民”的优秀传统文化“释之思想”。
德孝文化,沁润民风。镇以培育德孝文化为切入点,积极倡树文明新风。绘出德孝文化墙,面面墙壁会说话,处处景观皆育人。在该镇马庄村的米庄,一面面绘制着“涌泉跃鲤”“刻木事亲”等二十四孝的中华美德文化墙,图文并茂,生动形象,内涵丰富,像这样的文化墙,几乎在该镇随处可见,不仅美化了群众生活环境,而且潜移默化地提高了群众文化素质。扎实开展“好婆婆”“好媳妇”“好丈夫”“好公民”“好邻居”评选表彰活动,彰显德孝文化成效。
文明浸润乡土,文化滋养乡情。乡村文化正以蓬勃发展的态势赋能乡村振兴发展。民风淳朴、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画卷正在券桥大地徐徐打开,一股崇尚文明和谐的文化新风正扑面而来、沁润心田。
(责任编辑:张丽雯)
(投稿邮箱:13937730599@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