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防止返贫监测帮扶,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实施动态监测帮扶机制联建联享“双联”工程。健全完善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严格按照“五个必到”和农户自主申报、部门筛查预警、基层干部排查相结合的方式,一月一自查、一月一调度、一月一核查,实施信息共享、精准帮扶,精准落实各类帮扶政策,因户因人落实综合性帮扶措施,应扶尽扶。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聚焦责任落实、防返贫监测、“两不愁三保障”及安全饮水政策落实、产业就业帮扶等重点,扎实有效开展巩固脱贫成果“回头看”靶向整改专项行动,排查十类户、脱贫户和监测户2383户,累计排查整改问题179条。
多措并举促进脱贫人口稳定增收,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抓好粮食生产不放松,大力发展优质小麦、优良玉米、高油酸花生等粮食作物;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持续做强券桥、三间房、闻老庄等村的蔬菜产业,马岗、十二里河、券新等村的“阳光玫瑰”葡萄产业和冯洼、闻老庄、马庄等村的羊肚菌产业;大力发展高效设施农业,培育农产品交易市场,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提高农业产出率和农产品附加值。以土山村女装批发电商项目为带动,推进全镇电商项目的互联互通、融合发展。精准开展就业排查摸底工作,走访、联系12804户47504人,初步登记劳动力25586人,采集劳动力信息21339人,完成智慧就业登记7580人,同时对1207户脱贫户2345名脱贫群众和121户监测对象户329名监测群众适龄劳动力就业台账进行完善、更新。加强镇域、县域企业联系,联系企业252家,筛选优质就业岗位1928个,促进供需有效对接。广泛开展劳动力职业培训工作,全镇共开展家政服务等各类就业创业培训惠及群众3500人次。设置脱贫户公益性岗位7个,按照“就近就地”原则,安置脱贫群众168人。持续推进“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活动,先后有50余名外出人士回乡创业,先后创办弘鑫雨衣厂、鑫瑞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肉牛养殖合作社等20余个,承包温室大棚33个,新安置和带动2800余名劳动力家门口就业。
落实保障政策投入资金,深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持续推进健康扶贫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建设,严格落实贫困群众参保补助政策、慢性病鉴定补助政策和县域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服务,织密织牢六层医疗保障网络,确保不出现因病返贫致贫问题。脱贫群众和监测对象参保率100%。健全农村饮水工程运行管护机制,进一步明确全镇饮水工程管护责任,确保工程运转正常,水质水量达标。组织开展两次集中供水工程和分散供水点水质监测,切实提升农村安全用水保障能力,确保群众日常用水符合国家安全卫生评价标准。投资480万元,实施乡村振兴示范片区提升工程,完善相关配套工程,提升片区建设,原有绿化整体提升。投资100万元,实施镇区污水处理改造工程,完善镇区污水管网基础设施配套,收集镇区污水,使污水处理厂水质达标,有效改善居民的生产、生活。深化“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持续推进高标准粮田建设,开工建设1.4万亩高标准农田。
(责任编辑:张丽雯)
(投稿邮箱:13937730599@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