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脱贫人口增收。在有扶贫光伏基站的16个行政村,抽出专人开展光伏基站维护运营,通过光伏电站收益差异化分配实现脱贫户分红增加收入。坚持把“两不愁三保障”作为保障脱贫群众和监测对象生活的基本底线,强化长效机制建设,实行行业主管部门责任和属地管理责任“双落实”,确保过渡期内政策的持续稳定。开展脱贫家庭、监测家庭“一户嵌入一产业”产业帮带行动,依托26 家光荣合作社,以一户至少嵌入一项支柱产业为目标,确保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家庭经营净收入比重高于 2021 年度;继续组织实施好到户类产业帮扶项目,帮助脱贫户发展种植、养殖、加工等短期增收致富项目。
聚焦稳岗补助增收。开展有劳动力的脱贫家庭、监测家庭“一人掌握一技能”培训覆盖行动和“一劳动力实现一就业”稳岗增收行动,确保脱贫劳动力和监测劳动力务工就业稳中有增。加大职业培训力度。聚焦实用性强、就业渠道广、社会效益高的技术性课程,广泛开展劳动力职业培训工作,不断提高群众的就业创业能力,努力做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今年以来,全镇共开展家政服务等各类就业创业培训惠及群众1500人次。
聚焦务工帮扶增收。以春风行动暨“万人助万企”网络招聘会等为契机,以镇人社所和26个村级就业服务站为依托,建立26个就业创业信息微信群,将各村未就业劳动力、在外成功人士和外出流动党员邀请进群,及时将上级的招工信息转发到各村微信群,将信息及时共享,为想找工作的群众提供就业岗位信息,今年以来,26个微信信息群共有成员6900余人,发布就业信息100余次,
聚焦公益岗位增收。认真贯彻落实《河南省公益性岗位管理办法》和市县要求,优化村级公益性岗位管理,设置脱贫户公益性岗位7个,按照“就近就地”原则,安置脱贫群众168人。持续推进“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活动,先后有50余名外出人士回乡创业,先后创办弘鑫雨衣厂、鑫瑞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肉牛养殖合作社等20余个,承包温室大棚33个,新安置和带动600余名劳动力家门口就业。
(责任编辑:张丽雯)
(投稿邮箱:13937730599@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