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整合,“红色队伍”建起来。推进志愿服务进入网格,实行“1+3+N”志愿服务模式,以党建引航,通过共建、融合、联动,培育“红马甲”“小小少年”“党员先锋”“巾帼力量”等N只志愿服务队伍。以社区党组织为引领,整合“双报到”单位党组织、驻区单位、社会组织、辖区党员群众等优势资源和力量,充分发挥社区党员、社区网格员、社区志愿者等群体的特长和优势,“网格吹哨、党员报到”。开展党员联户,打造“一主多辅”服务格局。摸排辖区老党员、退休干部、退休教师、退役军人等“五老”人员情况,建立服务微信群,通过线上、线下两端发力,动员身体允许且有意愿的“五老”人员加入网格志愿服务队伍,共建共治,资源共享。截至2022年10月26日,在“红色驿站”登记在册的志愿者已有875人,经常活跃在服务群众一线。
功能展现,“红色平台”搭起来。整合资源,提升服务场所。以党群服务中心为集聚,综合考虑群众活动范围和邻里驿站辐射半径,整合办公用房、物业用房、闲置单位用房、驻区单位活动场地等公共场所,通过自主改造、共驻共建、第三方改造等方式,建立街道、社区二级网格、三级网格、小区四级“红色驿站”体系,连点成线、聚线成面、织面成网。优化布局,拉近与民距,打造“家门口”的社区服务新平台。按照“敞开式、无柜台、零距离”的整体布局,设置“一站式”服务台及事项办理、综合服务、党群活动、自助服务等各类功能区,配备便民利民设施,实现居民办事不出网格、服务就在门口。同时成立网格党支部和网格居民共治组织,下设党小组、子网格。吸纳街道干部、居民代表、报到党员代表、辖区居民、商超影院、个体工商户等,做到人、地、物、事、组织全部纳入网格管理。
文化营造,“红色服务”强起来。通过打造红色驿站式网格服务模式,延伸服务居民“触角”,紧紧围绕“服务群众零距离”的目标,将便民服务项目进行整合,以便“五老”人员利用“人熟、地熟、基础信息熟”的优势,为居民提供政策讲解、纠纷调解、上门代办等各类服务,协调开展疫情防控、安全检查、环境整治等工作,及时解决群众身边琐碎的“关键小事”,让支部活动通过这个平台动起来。按照“四站”定位,实现精准服务。即:社情民意收集站,驻地单位联络站、社会治理服务站、红色教育宣传站。探索实施“群众点单-驿站服务-积分兑换”模式,进一步排清底子,制定居民需求清单、服务事项清单和活动计划清单,充分利用开放影院、电影文化墙、儿童书屋、四点半课堂等资源,全天开放,定期更新。截至目前,共开展活动550余场次,直接服务群众3000余人次,真正实现“家门口”的优质服务。
(责任编辑:张丽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