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县域经济网南阳讯 近年来,方城县券桥镇以“四好农村路”创建为载体,持续提升乡村道路建设水平;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抓手,加快修筑农村产业硬化道路;以“雪亮工程”建设为契机,以互联互通纵横交错的“网路”让乡村治理更智能更高效;以农村电网改造为契机,通过“有温度”“有速度”“有力度”的电“路”支撑,“电”亮乡村振兴路。
建好“四好农村路”。以实现农村公路“畅、安、舒、美”为目标,“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围绕“建好一条道路、美化一域环境、方便一方群众、促进一方发展、谋求一方福利”,新建、修复道路72.4公里、排间道755条,90%以上自然村排间道实现硬化,先后开通(二郎庙镇)高岗-券桥南阳专线等。探索实施“自己的道路自己管护”工作机制,各村招募“五老”人员、热心公益的志愿者组建“村民巡防队”,实现道路管护常态化、长效化。该镇组织开展了路域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拆除建筑物、构筑物232处,取缔公里两侧占道经营116处。投资345万元对豫01线两侧路肩培土18公里,同时围绕“有路必有树,有树必成荫”的目标,在境内道路及村庄内空间窄小道路两侧建设绿化带。在主次干道两侧制作一批诸如“走文明路,做文明人”等公益景观小品,让道路更具品位、更富内涵。本着安全第一的原则,对各交叉路口以及路窄、弯急、坡陡处的道路标识标牌进行了全面排查,更新和设置交通警示牌、道路标志牌,完善道路交通标线,在沿河路段设置红色警示桩,促进交通安全,美化镇容村貌。
修好“运粮顺风路”。近年来,方城县券桥镇认真按照国家、省、市、县的安排和要求,以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保护区为重点,按照“旱能灌、涝能排、高产稳产、旱涝保收”的要求,科学制定规划、积极统筹协调、精准组织实施高标准农田项目,其中2020年完成了1.5万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惠及7个行政村28个自然村41个村民组,硬化主次生产干道15.8公里,新打机电井196眼,新建变电房27座,新建生产桥107座,栽植路林9.4万棵,疏浚沟渠3公里。产业路的修建、硬化,不但解决了下雨天出车难的问题,省去了大家耗在路上的时间,提高了出行效率,同时也打开了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门路。
插上“互联网翅膀”。近年来,方城县券桥镇以创建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为契机,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体系。为推动电商经济发展全民化,券桥镇针对站点负责人、基层干部、电商从业人员、返乡就业青年等群体,通过集中授课、镇村现场教学、优秀学员一对一强化指导等形式,累计举办培训班11期,培训1100余人次;同时,开通电商线上培训平台,编写农村电商标准化教材,录制培训视频,向社会免费公开,券桥镇农村电商阵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现已建成运营镇级电商站点1处、村级电商站点益农服务社26处,构建起县级电商公共服务中心统一运营下的农村三级电商服务网络。申通、圆通、韵达等快递公司先后入驻镇区并把服务站点延伸至全镇26个行政村108个自然村。此外,该镇照市县“雪亮工程”建设要求,对全镇视频监控系统进行升级改造,确保达到镇区不低于50路,各行政村平均不低于6路的视频监控系统,目前已全部建成并且运转正常,实现了县乡村三级互联互通。
“电”亮乡村振兴路。加快推进农网改造。投资2000余万元,改造变压器89个。建成了35KV券桥变电站1座和10KV配套工程,10KV线路由4条增加至8条,并实现互联互带,最大限度减少停电范围,提高供电可靠率。创新服务手段,提高服务效率,逐步建成了完善的服务管控体系,建立用电报装绿色通道,为群众提供电E宝、掌上电力、微信等多种线上缴费方式,足不出户便可轻松缴纳电费。提高抢修队应急能力,用户出现用电故障,只需一个电话,抢修人员即可最快时间到达现场。实施“绿色光亮工程”,安装太阳能高杆路灯500余盏,不仅改善了夜间出行环境,更让广大农民群众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方城县券桥镇党政办 王炳中 13598246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