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成果守底线。实施动态监测帮扶机制联建联享“双联”工程。健全完善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严格按照“五个必到”和农户自主申报、部门筛查预警、基层干部排查相结合的方式,一月一自查、一月一调度、一月一核查、一季一排序、一季一通报,实施信息共享、精准帮扶,精准落实各类帮扶政策,因户因人落实综合性帮扶措施,应扶尽扶,快速消除风险。通过民主评议,确定监测对象,做到“应纳尽纳”,累计纳入监测对象142户393人,已稳定消除风险51户121人,风险暂未消除91户272人,均实现公职人员结对帮扶。2021-2022学年全学年学前、义教共资助1298人,资助金额153.37万元,累计鉴定慢性病患者1480人,报销脱贫人口和监测人口住院医疗费用555人次,报销金额121.46万元;报销门诊慢性病3448人次,报销金额34.54万元,新排查改造危房4户已经全部改造完成。饮水方面,投入资金20余万元对排查出问题的供水管道、末端水龙头水阀水表等进行维修改造。纳入低保2164人,分散特困567人,镇敬老院集中供养15人,孤儿10人,事实孤儿23人。26个光荣社1162户2286人实现分红228.8万元,实现了入社脱贫人员补助和务工收入双增加。扶贫车间常年带动2名脱贫群众正常就业。办理小额信贷49户245万元,年户均增收1000余元。持续完善运营马庄等13个行政村24个光伏电站,全体脱贫户和监测户受益。转移劳动力就业1804人,设公益性岗位161人,2为建档立卡脱贫户及监测对象1232户2499人实施就业技能培训并发放补贴资金207.9万元。
全力以赴抓发展。树牢“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推动发展是第一要务”工作理念,2021年全镇新招引项目12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8个,投资额21.8亿元;5000万元以上、亿元以下的项目4个,投资额2.53亿元,全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完成1903.3万,占任务数的146%,同比增长122%,增收343万元;全镇规模以上增加值完成3702万元,增速达到15.2%,增速位居全县第4位次;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88亿元,增速达10.2%;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总额3387万元,增速16.5%;新开工项目入库7个,其中亿元以上3个,5000万至亿元4个新增“四上企业”2家;粮食生产实现“18连丰”,温室蔬菜、林果采摘、食用菌等产业不断壮大,26个村集体经济大幅度增加。2022年全镇粮食生产实现“18连丰”,新注册、新备案、新开工5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3个;已注册、已备案、未开工项目1个,正在洽谈项目3个。
多措并举促振兴。完成26个村“两委”换届选举,实现“两委”班子学历、年龄“一升一降”和主干“一肩挑”、每村一名女干部的目标。落实落细县委农村基层党建“四个一”机制,推动基层党组织整体提升。扎实开展“五星”支部创建活动,创建产业兴旺星4个、生态宜居星19个、平安法治星、文明幸福星25个。推进党员与致富带头人、村组干部的三向转化,健全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坚持开展“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活动,汇聚挖掘各类人才潜能。以“美丽小镇”“四美乡村”“五美庭院”创建活动为抓手,扎实推进“污水、垃圾、厕所‘三大革命’”,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打造幸福美丽新家园,通过争取项目,建成投运镇污水处理厂和3个村级污水处理站及3座垃圾中转站,改造坑塘35座,改造农村户厕1054户,同时深入实施六清”,强力整治“六乱”,确保“三无一规范一眼净”。组建券桥镇丰年文化合作社,各行政村设立文化合作社分社,搭建乡村文化合作 设线上交流展示平台,开展乡村文化合作社“乡创美拍”和文化巡演活动。立足农业大镇实际,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确立了现代农业、特色农业、观光农业的发展思路,突出蔬菜主导产业地位,初步形成了“一纵三横一中心”果蔬和花卉苗木、艾草产业带,即:围绕G234国道、S103省道、Y005县道和南水北调中线干渠,大力发展蔬菜大棚种植、食用菌种植、花卉苗木、葡萄、草莓、林果等观光采摘农业,并依托本草艾等3家艾制品加工企业,实施“订单农业”。
(责任编辑:张丽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