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管:河南广播电视台   主办:河南电影电视制作集团
  • 设为首页
  • 河南县域经济网

    城市新闻:


    方城县券桥镇:“土”产业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

    首页 > 南阳 > 正文

    日期:2023-01-17 07:50:29    来源:河南县域经济网    
            河南县域经济网南阳讯(程海舟 通讯员 王炳中)近年来,方城县券桥镇立足产业旺、乡村兴,积极探索产业发展路径,通过开拓思路“谋”、借鸡生蛋“靠”、能人带动“兴”、盘活资源“引”,中低筋小麦、高品质玉米、高油酸花生、光伏发电、温室蔬菜、食用菌、林果采摘、苗木花卉、肉牛养殖等独具乡村特色的“土”产业如雨后春笋蓬勃兴起,2022年26个村集体收入全部突破5万元,三间房等村突破20万元,全镇正阔步行走在新时代乡村振兴征程中。
            开拓思路“谋”产业。券桥镇是个平原乡镇,土壤肥沃,方城母亲河潘河等中小河流为蔬菜生产创造了优越的环境条件,蔬菜是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近年来,该镇积极争取项目,大力发展“大棚经济”,温室大棚已达到100余座,全部实行智能化和自动化管理,不仅节约了成本,而且提高了技术水平,同时根据市场行情,推广发展羊肚菌,“羊肚菌是一种珍稀食用菌品种,素有‘菌中之王’的美誉。我的目的就是带领村民种植羊肚菌,以产业带动周边群众增收致富。”冯洼村党支部书记王桂章说。他希望以后村里可以发展集中连片的羊肚菌大棚,对羊肚菌进行深加工,带动周边村民致富。
            借鸡生蛋“靠”产业。充分借助国家扶贫政策,积极发展农光互补“蓝色扶贫”项目,建设农光互补光伏电站,推动脱贫攻坚与环保攻坚有效融合,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农光互补光伏电站就是在不改变原有土地性质和地形地貌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将光伏发电与农业种植有机结合,实现“板上光伏发电,板下现代农业”共同发展。在生态方面,具有显著的节能减排效益,同时通过种植高效浅杆作物,及时安全收获,减少了秸秆焚烧的隐患,有利于减轻大气污染,减缓农忙季节秸秆禁烧的工作压力;在农业方面,创新农业发展新模式;同时,推动能源结构优化,创造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共建成马庄、十二里河、龙王庙等16个行政村27个共计7.24兆瓦光伏扶贫基站且并入了国家电网,不仅增加了全镇农电供应总量,实现了“不拉闸”“不限电”,而且光伏收益覆盖所有贫困户,带动所在村集体经济实现破零。
            能人带动“兴”产业。券桥镇高庄村80后青年李中宝返乡创业,通过市场考察,他看准了特色农业发展的前景,相中了本镇券新村“一脚踹出油”的土质、紧邻镇区和兰南高速方(城)社(旗)快速通道优越的地理位置,在镇村支持下,流转土地近百亩发展水蜜桃种植,经过发展,和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各大超市签订了销售订单,超市提供包装、上门拉货,果园按照要求统一果径,统一包装,年销售水蜜桃在10万公斤以上,年销售额在60万元以上,年盈利30多万元以上,同时带动安置就业30余人。券桥镇十二里河村关帝庙自然村的景清茂,创建百亩葡萄种植园,大力发展“阳光玫瑰”葡萄,带动周边群众扩大种植。马庄村的马建立、埠口村的张春有、郑文超等,大力发展肉牛养殖,成为远近有名的养牛专业户,马庄等村成了养牛主要专业村。
            盘活资源“引”产业。该镇对村级集体产权进行登记改革,使大批的多年闲置或效益不高的集体资产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河堰村通过盘活学校闲置村集体资产建成扶贫就业车间一座,通过人才回创引进一家电子厂,把扶贫就业车间租赁给电子厂,每年获得数万元的村集体经济收入;埠口村通过盘活村内建设用地,建成投运了南阳弘威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安置群众60余人家门口就业增收。

    (责任编辑:张丽雯)

          

    下一篇:卧龙区龙王沟风景区召开冬春季“双违”整治工作推进会
    上一篇:方城县博望镇:不慌过年忙整治 干干净净迎新春

    关于我们 |本网动态 |人员名单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