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抓好分析研判。紧密结合辖区道路交通现状,对春季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工作进行动员部署,对比去年春季道路交通流量、事故特点和规律,进行全面深入的综合分析研判。明确春季安全防范的重点。认真查找日常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梳理出道路交通事故易发区域、时段和重点违法行为,切实加强路面警力投入,有针对性地调整警力部署和勤务模式,加大对各类重点交通违法行为的整治,全力预防道路交通事故发生。
二是抓好隐患整改。深入客货运企业开展安全检查,重点检查企业安全主体责任、各项安全管理措施是否落实到位、车辆GPS运行监控情况、驾驶人资质和车辆年检情况,督促相关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严防“带病”车辆及驾驶人上路。组织交通运输局、乡镇政府等职能部门,对辖区道路进行实地排查,有针对性的对城乡结合部、农村道路急弯、陡坡等危险路段、事故多发路段、路面损坏以及道路安全防护设施和交通标志、标线不全危及交通安全的路段进行全面排查,督促道路责任单位开展整改工作。严把“两客一危一货”等重点车辆登记和重点驾驶人考试准入关,持续开展重点车辆和重点驾驶人隐患“清零”,杜绝逾期未检验、逾期未报废、系统已注销的重点车辆上道路行驶。
三是抓好路面管控。加大辖区道路交通秩序整治,坚持常态化查处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交通违法行为,重点查处酒驾醉驾、无证驾驶、涉牌涉证、货车非法改装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以农村结合部地区作为管理的重点,从严整治农村客运车辆超员、不系安全带、驾乘摩托车不戴安全头盔、闯红灯、违法载人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规范路面行车秩序。
四是抓好宣传教育。依托路面执勤点,在查纠交通违法的过程中,向过往驾乘人员发放有关春季行车交通安全宣传资料,对轻微违法行为,采取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方式,加强面对面教育提醒。结合“七进”宣传,组织民警定期深入辖区学校、企业、社区等,通过发放宣传材料、剖析典型案例、讲解交通安全知识、摆放宣传展板等方式,让广大群众了解到交通违法行为的严重性和危害性,积极倡导交通出行规则意识、法治意识、安全意识和文明意识,引导驾驶人做到安全驾驶、文明出行。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短信以及微信等媒体平台,及时发布交通路况信息,曝光典型违法行为,对群众进行警示教育,强化安全出行责任意识。
(责任编辑:张丽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