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管:河南广播电视台   主办:河南电影电视制作集团
  • 设为首页
  • 河南县域经济网

    城市新闻:


    淅川县交旅融合工作综述

    首页 > 南阳 > 正文

    日期:2023-03-24 16:34:39    来源:河南县域经济网    
          河南县域经济网讯  近年来,淅川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莅淅考察调研指示精神,坚持以“水质保护、绿色发展”主线不动摇,深入践行“双九”战略,大力实施“文旅兴县”“交通活县”行动,坚持以全域旅游发展为目标,全力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初步探索出了一条水源地全域旅游与生态文明相协调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一、突出路网框架建设,构建县域旅游大通道
          根据旅游产业发展需要,大力实施“畅通迎宾道、构建多环线”的旅游交通工程。当前,全县已有内邓高速、三淅高速公路通达7个乡镇和渠首、丹阳湖等12家旅游景区,3条国道(G209、G208、G241)155公里全部建成为二级以上的等级公路,8条省道322公里已有220公里建成为二级以上的等级公路,全县具有旅游开发潜力的223个景点或村组均已贯通三级或四级硬化道路,总里程达到1700多公里(包括渠首、大观园、坐禅谷、荆紫关大寺、盛湾民俗村等旅游专用公路60多公里)。同时,对G241线、S331线、X004线按照旅游公路进行了高标准打造,建成旅游观光公路驿站、国家级美丽乡村路一条、游客接待客运中心2处,基本形成了以县城、渠首、金竹河为接入点,环线交织发散全域的旅游交通格局,为全域旅游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关键支撑,带动旅游从业人员3万余人,年接待游客600余万人次,综合效益达30亿元。2018年被命名为省旅游扶贫示范县,旅游扶贫、文旅复苏、全域旅游发展经验先后在全省推广,2021年成功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二、实施四好农村路建设,畅通乡村旅游微循环
          以“四好农村路”创建为抓手,努力打造农村公路精品工程、示范工程。近年来,全县共实施农村公路重大建设项目15个,建成农村公路(含旅游路、产业路)618.7公里,全县农村公路路网结构明显优化、通达深度明显增加、路网密度明显提高,17个乡镇(街道)和469个行政村(社区)农村公路硬化率和通畅率均达到100%。2022年顺利通过省厅验收,被省厅命名为“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同时,
          积极探索农村公路与旅游、产业转型发展相融合的新路径,建成金竹河至仓房、通往八仙洞、丹江大观苑、坐禅谷、香严寺等景区和邹庄、关帝、龙泉等乡村旅游点等旅游通道320余公里,有力推动了旅游产业快速崛起。高标准打造了以老城杏李、大石桥大樱桃、毛堂薄壳核桃、九重软籽石榴基地为中心,辐射周边镇村的县乡村道环线。以“农村公路+旅游+产业”模式,提升了农村公路利用率,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助推了乡村振兴。
          三、完善交通配套服务建设,打造乡村公路精品
          对标美丽乡村路标准,逐步配套,精心打造,实现了每条公路基本达到“四化”“三带”“四有”标准(“四化”即:路肩硬化,边沟渠化,挡墙美化,路域绿化;“三带”即:路边有路缘带,路肩外有镶边带,边沟外有绿化带;“四有”即:有养护站,有招手站,有停车场,有观景台),集观景休闲、公路文化宣传等功能于一体,实现了一路一景,让行车更舒适,环境更优美,大幅提升农村公路服务质量,近年来共创建各级示范路、美丽农村路近300公里。同时,持续优化构建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中转、建制村为节点”的循环互补客运网络,扎实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实行“五定、四统一”(定线路、定班次、定时间、定票价、定站点;线路车辆车型统一、车身颜色统一、票价统一、服务标准统一)管理模式,交通运营服务不断优化,群众出行满意度明显提升。全县11个乡镇客运站已改造升级为集电商、物流、旅客集散为一体的综合运输服务平台,打造了以县城物流园为中心、乡镇平台为依托的县乡村三级邮政物流配送体系,交通运输经济运行稳中向好。
     

     责任编辑:王一鸣

    下一篇:方城县券桥镇:唱响乡村振兴“新农歌”
    上一篇:淅川县城管局环卫处:春风起兮落叶飘,环卫工人忙清扫

    关于我们 |本网动态 |人员名单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