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强“头雁”队伍, 扬起乡村振兴“顺风帆”。 以村“两委”换届工作为契机,吸纳优秀退伍军人、致富能手、本乡本土大学毕业生等进入村“两委”,实现了26个行政村“两委”班子年龄、学历“一降一升”的目标,特别是一大批有政治素质和领导能力、能带好班子,有理想信念和奉献精神、能带对路子,有经济头脑和致富本领、能带动发展,有良好品行和公道之心、能带正气的党员走上了村党支部书记岗位班子结构得到优化提升,不断涌现出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内生动力。及时组织新一届村党支部书记分期分批参加全县培训班,学习必备知识;组织他们参加由中央组织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联合举办的全国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视频培训班。坚持备管结合、凡动必备、重在管理,对26名村党支部书记实行“选育管用调”全链条、全过程县级备案管理,提升村党支部书记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水平。建立完善村级百分制绩效考评机制,深入推进以“逐村观摩、整乡推进”、支部书记“大比武”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基层党建“四个一”机制,激发村党支部书记干事创业活力动力。
编织乡情纽带,架好回引人才“连心桥”。 按照“发现一批,培养一批,储备一批”的原则,实施“青年计划”,瞄准本地农村青年人才,建立青年人才库,以80后、90后的大学生村干部、返乡大中专毕业生、复员退伍军人、务工经商人员、致富能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成员等为重点,采取组织推荐、党群推荐、个人自荐的方式,对农村青年人才进行全覆盖摸底,并形成动态摸排机制,将符合条件的优秀青年人才入库登记,作为农村发展后备力量储备起来。通过营造浓厚氛围、联络联谊、走访座谈、搭桥铺路、解决问题、跟踪回访等多种形式,常态化开展“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活动,一大批有志之士纷纷回乡创业,或领办或创办农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回创企业,或承包土地成为种植专业户、养殖大户,通过人才回创,在自我发展的同时,也为家乡带来了发展活力,达到了项目回移、资金回流、技术回乡、信息回馈、智力回哺的目的,实现了他们服务家乡、建设家乡、富民强乡的理想抱负。
创新培育模式,涵养人才发展“好生态”。 对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土专家”“田秀才”进行摸底,按照“一村一册、一人一档”原则,对每名有绝活、懂技术、能发展、善经营的乡土人才分类定型,贴上“人才标签”,增强他们的自我认同感、使命感。建立班子成员联系人才工作机制,实施“一对一”“一对多”常态化联络沟通,提高他们的自我认同感和内生动力。以深入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为契机,多渠道全覆盖宣传“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培训,形成“技能培训一人,带动致富全家”的火热氛围,提高群众自主参与性;聚焦辖区内有技能培训需求的重点人员,利用网格化、党员联户开展上门讲解培训政策、就业援助等。对有意愿参加技能培训的人员做好台账登记,结合群众文化背景、专业特长、培训意愿及就业需求,分类建立台账,科学精准开展多样化技能培训。对各村培训人数、持证量等指标进行通报,对差距较大的进行针对性指导,做好后续跟进工作;此外,根据培训人员分类台账,分类制定培训方案,联系有培训资质的培训机构或邀请职业院校专家讲师,采用理论教学、情景模拟、实践演练等多种教学方法,精心设置培训内容。去年以来,先后举办了养老护理员、保育员、缝纫工、苗木花卉等培训班,培训400余人,同时举办缝纫工专业技能、森林抚育工等技能考核,300余人领到专业合格证书。(王炳中)
责任编辑:张丽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