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县域经济网讯 盛夏时节,走进方城县券桥镇三间房村的大棚蔬菜基地,红彤彤的西红柿挂满枝头,村民们正忙着采摘、搬运、分拣、装箱,一派丰收景象。券桥镇位于方城县县城南12公里,处方城、社旗两县交界处,潘河、清河等纵贯南北,南水北调中线干渠横贯全境,地势平坦,位置优越,自古以来就是商贾云集之地,有“水旱码头”“千年古镇”“方城粮仓”之美誉,而券桥镇得天独厚的水土条件也为其发展农业产业奠定了良好基础。近年来,该镇因地制宜,从农业大棚入手,通过政策支持、能人带动等方式,大力引导农户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拓宽群众增收致富渠道。
聚焦“牵引点”,带动特色种植产业化。券桥镇三间房村曾经是一个无产业、无项目、村集体无收入的“三无村”。2019年,该村
找准“切入点”,探索农业发展新模式。券桥镇镇、村两级依托温室大棚,探索发展了“温室大棚+反季节蔬菜”、“温室大棚+林果采摘”、“温室大棚+羊肚菌种植”、 “温室大棚+苗木鲜花培育”等几种模式,三间房、券桥等村的蔬菜大棚,冯洼、闻老庄等村的食用菌,券新、好庄、马岗等村的林果采摘,十二里河等村的苗木花卉等发展成效显著。同时,探索实行智能化和自动化大棚管理模式,不仅节约了成本,而且提高了技术水平。三间房村15座高标准温室果蔬大棚,该村村民韩长权一个人承包了6座大棚发展羊肚菌,他说:“羊肚菌的时间很短,一般都是11月份下种,到来年的三月份基本上收完,收完之后种西瓜,收完西瓜再考虑种一季蔬菜,一年三季。我这6个棚是奔着100万元的目标去的。”韩长权只是依靠温室大棚致富的典型之一,“大棚经济”不仅是种植户的致富窗口,还极大地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村民在大棚内进行采摘、分拣、包装等简单工作,一年也有近万元收入,三间房村64岁的村民赵燕和村里的几个姐妹也承包了几座大棚搞务工,一年下来不菲的务工收入让她感到很满足。她说:“大棚基地一开始我就在这儿干,我们四个人承包了6个棚,全部种的圣女果。工资是按天开的,一天60元。村里有了这个产业以后,家里一年增加两万多块钱的收入,可行!”
瞄准“共振点”,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券桥镇依托优势资源,在全镇现有农业大棚集聚群的基础上,不断引进更新品种,提升农产品品质。为进一步推进生态、绿色农业发展,该镇积极探索“园区化布局、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的产业模式,不断优化种植结构,计划扩大花生、辣椒、大豆等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带动群众持续增收。围绕现有种植业大棚集群,探索种养一体化生态农业发展模式,逐步发展成为集种植、养殖、、加工、休闲于一体的多产业基地,提高资源循环利用,降低成本、节约资源,打造出一条现代有机农业发展新路径。2023年该镇谋划建立了蔬菜大棚及农产品深加工园,整合券桥镇东西片区券桥村、冯洼村、三间房村、闻老庄村等200余亩的蔬菜大棚,通过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建立特色产业基地,大力发展大棚蔬菜和食用菌、羊肚菌等种植,带动本村有劳动能力的脱贫户、低收入人群,使村民在收取土地流转收益的同时,还能赚取劳务报酬,为全镇2000多名群众提供了就业岗位,村集体年收入4万余元。依托镇电商直播创业园,探索“电商直播+农业特色产业+工业产品”发展新模式,使优质农产品、工业品搭上“数字快车”,让“好收成”变成“好收入”,让电商产业成为助推地方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券桥镇
责任编辑:张丽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