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特”文章 激活镇域经济“主引擎”
初冬时节,寒意渐浓。在东裕(桐柏)精密金属有限公司新扩建的年产2.9万台阀门项目建设施工现场,工人们鼓足干劲,车辆穿梭,机声隆隆,吊机、挖土机有序工作,展现出大干快干的劲头,全面掀起施工热潮,一派加油冲刺最后一个月的繁忙图景鼓舞人心。“我们将全力抢抓年底施工‘黄金期’,聚焦重点项目建设‘主战场’,抓协调、抓服务、抓保障,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提速增效。”黄岗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郭楠告诉记者,厂房主体工程已基本完工,主要实施密封管耐腐蚀球阀研究与项目开发,还将引进工业机器人实现自动化生产线,年后投产年销售收入可达1.5亿元,将成为国内最大的阀门生产企业之一。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桐柏县镇以建设“工业重镇”为目标,纵深叠加项目建设、产业创新“组合拳”,坚定不移拼经济、抓发展、上项目,推进工业转型升级。目前该镇15个在库项目,已累计完成投资额12亿元。2个重点项目已开工,2个“开门红”项目已超前谋划、手续办理全程护航,各重大项目共同刷新“进程条”。
深耕“土特产” 走好乡村振兴“富民路”
走进桐柏县黄岗镇的村村寨寨,看到每家每户都在院子内摘剪一种学名叫“夏枯球”的药材。“我们年纪大了,也干不动别的,种植夏枯球既省时又省力,价钱也好。今年我家种了4亩多,每亩能收入3500多块钱,比种植其他庄稼省劲划算!”正在门前晾晒夏枯球的黄岗镇刘庄村村民李凤英乐呵呵地说。
大山深处药材香。据悉,黄岗镇在今年年初成功创建南阳市首批区域中药材集散基地,以艾叶、夏枯球、黄精等为主的中药材规模化种植成为帮助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金疙瘩”,该镇“中原艾乡”的名气也越来越大。近年来,黄岗镇通过土地流转、林下套种等方式,最大限度利用土地,成立桐柏县兴农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艾产业专业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结合市场需求,通过“订单收购”方式与桐柏盛鑫药业有限公司、桐柏金艾中药材种植农场为主的20多家中药材收购基地签订收购协议,引导农民发展艾、夏枯球、益母草、地锦草、天丁、黄精、旋复花、木灵芝、射干等中药材,使中药材种植产业拉动乡村振兴,提高群众收益。截至目前,中药材品种已达到17个,种植面积6万亩,各类中药材产量可达8000吨,全镇5000户群众种植,年均增收4500元左右。“通过政府引导、龙头带动、市场主导、群众广泛参与的模式,实现了从农户到企业到市场的有机衔接,开创了中药材产业引领村集体经济壮大、合作社发展、农民增收‘三赢’的良好局面。”黄岗镇党委书记胡保国如是说。
对标典型镇 提升人居环境“新颜值”
漫步黄岗镇,映入眼帘的是美丽生态处处可见、美好生活踏歌而来的和美乡村画卷。道路干净整洁,村舍错落有致,房前屋后井井有条……草一木、一砖一瓦,在美丽黄岗建设的推动下,显得和谐而充满生机。黄岗村村民对身边的巨大变化深有感触,“新建的红叶游园就在家门口,文化广场修葺一新,农家书屋、老年食堂也盖起来了,我们老百姓的生活过得越来越有滋味,比以前好太多了!”
黄岗镇作为乡村振兴示范乡镇,一直以来都紧紧围绕“产业兴旺、宜居宜业、乡风文明”目标,充分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突出城乡融合,立足全域覆盖、全域提升,按照“一年小变、两年中变、三年大变”的思路,整合各类资源,实施建管并重,致力优化镇区环境,完善长效管理机制,以精细化管理全力打造打造和美乡村新标杆。聘请专家统筹规划设计景观绿化、基础设施、公共配套等,对镇区进行全面重新规划,大幅提升小城镇品质。今年,该镇在上级配套资金的基础上,自筹资金40余万元升级打造占地面积3000余平方米的红叶游园,新建新能源停车场一座,还在路口申请安装红绿灯,方便群众绿色安全出行。此外,该镇还通过铺设彩色人行板道、安装路灯、种植红叶石楠、修建乡村公路、拆旧、清理陈年垃圾、下水管网改造、路肩绿化、成立物业专门管理、人居环境整治“周观摩”等多种方式,实施绿化、美化、亮化、净化工程,道路绿化率达到90%以上,村庄绿化率达到93%以上,实现全镇从“一片美”向“整体美”提升。
“编筐织篓,贵在收口。在年末决战决胜之际,全镇上下将增强‘倒计时’的紧迫感,提振‘冲刺跑’的精气神,大干快干苦干实干拼命干,以打好高质量收官战实现‘民声’与‘民生’的双向奔赴!”黄岗镇党委书记坚定地告诉记者。(马琳琳 任自航)

责任编辑:张丽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