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优做强富民产业。发展强村富民产业是推进乡村振兴的动力之源。该镇立足农业大镇实际,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确立了现代农业、特色农业、观光农业的发展思路,不断拓展农业产业发展链条,推动农产品加工、销售企业落户、发展。通过努力,初步形成了“一纵一横一中心”果蔬和艾草产业带:即围绕券马路和方社快速通道“一横一纵”两条道路和镇区“一个中心”,发展蔬菜大棚种植、小辣椒种植、葡萄、草莓、林果等观光采摘农业,并依托本草艾等3家艾制品加工企业,实施“订单农业”。坚持“党建引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大力发展“城郊型”“种养型”“资源型”“服务型”集体经济,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
不断改善乡村面貌。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强化控尘、控煤、控车、控油、控排、控烧六控措施,强化工业企业深度治理、狠抓无组织排放管控、减少污染物排放;开展南水北调中线干渠和潘河等河流垃圾治理和坑塘治理;因地制宜开展农田林网建设和村庄、通道绿化建设。栽植各类苗木50000余株,补植补造乡村道路27公里,农田林网植树14公里。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开展 “六清”(即:清垃圾、清污水、清沟塘、清违建、清杂物、清残垣断壁),治理“六乱”( 整治乱堆乱放、整治乱倒乱扔、整治乱搭乱建),整改废旧房屋、闲置宅基地178处,规划整修建设小花园、小菜园、小游园等“四园”152个。打造精品路段17条,精品自然村22个,三间房、龙王庙、土山、辛庄等美丽乡村示范村带动作用明显。
倾力打造善治乡村。围绕“乡村治理体制现代化、工作布局现代化、治理方式现代化”目标要求,牢固树立大安全、大调解、大信访、大治理的工作理念,不断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群团助推、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聚焦防范化解政治安全、社会矛盾、治安安全、公共安全、网络安全“五类风险”,积极探索政治、法治、自治、德治、智治“五治融合”新模式,扎实推进“全科”网格、“三不五零”创建、“平安法治星”创建等重点工作。完善提升镇级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和26个村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全覆盖,配套建立农家书屋。开展 “十好两优” “乡村光荣榜”选树活动,用身边的人身边的事教育引导广大群众以先进为榜样,唱响弘扬家庭美德、追求和谐友善、创造幸福生活的文明主旋律。(吕宝申)
责任编辑:张丽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