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县域经济网讯 4月6日清晨7时许,晨曦微露的前张楼村小路上,一位步履蹒跚的老人衣衫凌乱、裤脚裹着杂草泥土,面对村民的呼唤始终沉默——这正是走失五天的七旬老人何桂芝。一场由村干部与村民共同编织的温情救援,在此刻悄然展开。
4月2日,家住王庄镇曹营村的何奶奶独自从家中外出后失联,家属连夜在社交平台发布寻人启事。4月6日清晨,正在自家门口忙碌着的前张楼村妇女主任王丽萍,看到一位摇摇晃晃的老人路过家门口,看着不像是自己村里的人,便喊了老人家两声,但是老人不应声,继续往前走。王丽萍觉得这位老年人不太正常,出于关心走上前去查看,只见老人拿着一根棍子,戴着一顶鸭舌帽,她立即认出这正是朋友圈中刷屏的走失老人,当即跨步上前轻扶老人:“大娘,咱回家喝口热水吧。”并第一时间与其家属进行联系。到王丽萍家后,她端来温水给老人喝,又洗了水果,给老人做饭。在等待家属的时间里,老人与王丽萍寸步不离,俨然已把她当成了亲人。
上午9时许,匆匆赶到的家属见到正在王丽萍家里坐着的母亲,顿时泪如雨下。原来何奶奶年纪大了,记性不好,同时由于说的是陕西方言,沟通困难,五天来不知道是怎么熬过来的。临别时,老人忽然紧紧抓着王丽萍的手不愿松开。这个举动让在场者无不动容——那是她能给予的最大谢意。
面对家属的深深感谢,王丽萍说:“当时就想着千万不能再让老人失联,看到她就想起自己家的老人,这只是一件小事,谁看到了都会像我这样做的。”王丽萍朴实的语言,道出无数基层工作者的初心。从朋友圈寻人启事的持续转发,到村民自发加入“护送人墙”,这场持续120个小时的爱心接力,不仅让一个家庭重获团圆,更照见了基层治理中最动人的微光。分别时她嘱咐家属今后要细心照看,到医院做个检查后再回家,并建议在老人身上佩戴一个写有联系方式和家庭住址的防走失联系牌,以备不时之需。家属对王丽萍及其家人的爱心守护和及时帮助感动不已,连连道谢。
如今,老人走过的这条小路重归宁静,但小路两旁的紫荆花开的正浓。那些扎根泥土的守护者,依旧日夜穿行在田埂巷陌,用脚步丈量着乡村“最后一公里”的温度。(周金玲)
下一篇:暂无
上一篇:乙巳年南阳第三届花朝节盛大启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