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患者王女士(化名)长期受活动后胸闷、气促困扰,多次在当地医院按"心脏病"治疗未见好转。2025年3月13日,患者至我院就诊,胸部CT检查揭示"罪魁祸首"——右肺巨大肺大泡,直径达12cm,占据右侧胸腔三分之一,肺组织受压萎陷,严重影响呼吸功能。面对这一罕见病例,曾有建议患者转诊至省级医院,但经多方了解后,患者最终选择信任我院外七科团队。
单孔微创破难题,多学科协作创奇迹
在科主任刘展主任医师指导下,姬明祥主治医师领衔手术团队,联合麻醉科王长江主任开展多学科会诊。针对12cm肺大泡毗邻重要血管、术中易出 血及术后漏气风险,团队创新采用:
单孔胸腔镜技术:仅于腋前线第5肋间作3cm切口,实现"钥匙孔"级精准操作
双腔插管单肺呼吸麻醉:王长江主任采用双腔插管联合椎旁神经阻滞,最大限度保护肺功能
无管化快速康复方案:术中精细止血、手术切缘加固修补,术后不留置胸腔引流管
手术历时30分钟顺利完成,患者麻醉苏醒即刻恢复自主呼吸,术后6小时即可下床活动,疼痛评分始终控制在3分以下,刷新了我院胸外科术后康复速度纪录。
技术突破背后的"硬核实力"
此次手术的成功实施,凝聚着我院三大核心优势:
1. 微创技术革新:单孔胸腔镜较传统三孔术式创伤更小,兼具治疗与美容双重价值
2. 麻醉精准护航:个体化麻醉方案实现"术中平稳、术后即醒"的质控目标
3. ERAS体系落地:通过术前宣教、术中保温、多模式镇痛等12项措施,构建完整快速康复链
"该病例的完美救治,证明我院完全具备处理复杂胸外科疾病的能力。"外七科主任刘展表示,"单孔联合无管化技术将作为科室特色发展方向,让县域群众在家门口享受省级优质医疗资源。"
患者心声与未来展望
出院当日,王女士紧握医护人员的双手感慨:"没想到在县医院就能做这么高难度的手术,伤口就一个小孔,三天就回家,真是奇迹!"
随着该技术的常态化开展,我院外七科已建立"肺大泡微创治疗标准化流程",未来将依托医联体平台,推广"单孔胸腔镜+快速康复"技术体系,助力提升县域胸外疾病诊疗水平,用实际行动践行"健康中国"战略。

责任编辑:张丽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