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叶是枣园镇的传统作物,但是种烟得年年倒茬,如何最大化扩大土地效益,愁得村支书王耀岑满嘴起泡。开春带着十十来个老庄稼把式,跑到市郊看人家种大棚西瓜。回来路上,张文东憋不住话:“一亩地能挣万把块?这个活能干啊!”
可头茬苗刚栽下就出了岔子。三亩瓜秧耷拉着脑袋,急得大伙直跺脚。县里农技员老刘打着手电来看:“化肥使猛啦!得用滴灌。”这下可好,棚里挂起温度计,手机里存着技术员电话,连65岁的王婶都学会在抖音看种瓜视频。
镇上给吃了定心丸:技术有人教,销路有人包,每斤保底九毛八。王耀岑掰着指头算:"精品瓜能卖到一块二,比去年种大豆玉米等作物都强得多。"瓜棚边上,“金皇后”精品瓜的包装箱摞得比人高。
脱贫户周春凤边掐瓜尖边说:“七月摘完瓜,九月接着种烟苗,中间还能收茬艾草。”现在村里算明白了:西瓜+烟叶+艾草,一亩地顶过去四亩粮田的收成。
小卖部老李扒着会计室窗户喊:"给我留五十箱!"会计张全敏笑得合不拢嘴:“急啥?明儿头茬瓜开园,管够!”几个后生开着电动三轮往冷库运瓜,车斗上的“乡村振兴”红标语晃得人眼亮。
日头偏西,王耀岑蹲在地头吧嗒旱烟:“庄稼人不怕出力,就怕走错道。这回算是蹚对路喽!”晚风吹得记账本哗啦响,那上头记着的,是庄户人家实实在在的好光景。(李晓宁)

责任编辑:张丽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