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管:河南广播电视台   主办:河南电影电视制作集团
  • 设为首页
  • 河南县域经济网

    城市新闻:


    卧龙区石桥镇:机制牵线搭平台 银企携手惠三农

    首页 > 南阳 > 正文

    日期:2025-08-08 16:12:56    来源:河南县域经济网    
               河南县域经济网讯 卧龙区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落地以来,石桥镇政府以“政府搭台、银企联动”为抓手,通过微信联络、实地走访等多种方式精准对接,让金融活水直抵田间地头。眼下金秋将至,为解秋粮收购资金难题,镇政府联合中行南阳分行推出“花生收购备用金专项贷”,既解了商户的“燃眉急”,更给乡村经济添了“发展劲”。
            一、机制破题:从“融资痛点”到“服务通点”
            “小微企业融资难,难在信息不对称、抵押不足、流程繁琐。”卧龙区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负责人的话,点出了症结。今年,该区深化协调机制,核心就是“政府牵线摸需求、银行让利出方案、企业受益得实惠”,而石桥镇成了机制落地的“先行区”。
            镇里迅速成立专项工作组,由委书记牵头,金融办、经发办、农办等多部门联动,用一个月时间完成全镇83户花生收购商户、32家花生产业链企业全覆盖走访。“收花生要现钱、加工厂想扩产、农资店缺周转”——这些诉求被逐条梳理成“需求清单”,直接递到中行南阳分行“出题”。银行“接题”即行动。作为机制成员单位,中行快速推出“花生收购备用金专项贷”,并给出“三减三优”硬核支持:减流程(现场受理、4小时放款)、减成本(零手续费、利率直降至3.0%)、减门槛(免抵押、凭信用即可贷);优额度(最高200万)、优期限(按收购周期设1年)、优服务(驻村专员全程跟进)。“政府帮我们筛出优质商户,我们自然敢放贷、愿让利。”中行南阳分行长江路支行金行长说,这不是“盲目输血”,而是机制保障下的“精准滴灌”。
            二、银企唱戏:从“单点支持”到“全链赋能”
            近日,石桥镇已启动政银企对接及宣传活动,两张宣传单成了“香饽饽”:一张是“花生收购备用金贷”,营业执照满一年、夫妻征信良好即可申请,贷10万年息仅3000元;另一张是“产业链配套贷”,覆盖加工、农资、物流等环节,信用贷最高200万,房产抵押贷最高1000万元。
            “这政策就是为我们量身定做的!”从事花生收购加工的商户们纷纷点赞。对农户而言,实惠更直接。夏村农户张老汉种了15亩花生,往年卖给收购商要等一周结款,今年花生收购商有了贷款支持就能现场过磅现场转账,“上午卖花生,下午就能去买化肥,一点不耽误秋种。”据测算,若35户商户获贷920万元,可带动全镇2000亩花生收购提速40%,农户回款周期从7天缩至1天。
            机制的触角还在延伸:农资店缺备货资金?“循环贷”随用随取、按天计息;物流企业想买车?车辆抵押流程简化,3天即可放款。金融活水,正沿着产业链“毛细血管”浸润每个环节。
            三、长效护航:从“一季忙”到“常年旺”
            “协调机制不是‘一阵风’,要让服务长流水、不断线。”这是石桥镇的共识。如今,镇里与中行共建的三项机制,让“短期帮扶”变成“常态赋能”:
            “需求摸排”闭环机制。每月由村两委收集商户资金需求,金融办汇总后推送给银行,形成“需求清单—银行接单—政府督办”的全链条响应。
            “进村服务”直达机制。12个行政村全覆盖设“金融服务站”,中行客户经理“随叫随到”,商户不出村就能办贷款、解疑问。
            “全周期适配”联动机制。跟着花生产业节奏“动态调贷”:收购季重点放备用金贷,加工季推设备升级贷,销售季配应收账款融资,让资金跟着产业转、围着农户转。
            红利还延伸到民生领域。针对镇内公职人员、企业职工,中行同步推出“随心智贷”,公积金缴满一年可贷最高50万,年利率3.0%,“装修、孩子上学都能用”,且全程零杂费、透明可查。
            今年金秋的石桥镇,花生收购点的现金流转更快了,加工厂的机器转得更欢了,农户的笑脸也更甜了。有商户正盘算着建冷库:“有机制托底,今年敢收50万斤,让石桥花生走得更远!”这场由融资协调机制牵线的“政银企大戏”,不仅解了秋收的“近忧”,更播下了乡村振兴的“远种”——当政府的“服务台”搭得稳、银行的“活水”流得畅,惠企惠农的甘霖,定会让这片土地的“金秋”一年比一年丰硕。(肖瑶 宋昊泽)
    责任编辑:张丽雯 


    下一篇:暂无
    上一篇:唐河县兴唐街道新风尚:小院里的“故事会”

    关于我们 |本网动态 |人员名单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法律顾问